客户服务无小事,热心相待暖人心
齐鲁银行社区金融文化节,真情服务赢口碑
2017年08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8月12日,齐鲁银行社区金融文化节历城专场在七里河社区举办,齐鲁银行历城中心支行员工提供服务的金融服务区,迎来了不少社区客户的光临。当晚的演出也是精彩纷呈,其中由齐鲁银行员工带来的单口相声——《人民的利益》,在博得社区居民欢声笑语的同时,也带给了大家不一样的感动。

  本报记者 张頔     


二十多年前的老存折,
本息取现分毫不差

  这个节目里提到的故事就发生在去年5月份,当时历城中心支行收到由济南12345承办的求助信息一条,市民李先生来电反映,最近收拾杂物时发现自己有一个1992年办理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活期储蓄存折,存款共计3170.18元,因不清楚如何取现特向齐鲁银行求助。
  历城中心支行收到求助信息后,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第一时间与客户取得联系,详细询问了该账户相关信息。鉴于该存折情况特殊,时间较长,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信息极为有限。
  “那时候可不像现在呀,现在是高科技、大数据的时代,客户开卡存钱,资料向电脑里边一输,丢都丢不了。那时候别说电脑了,电话都是奢侈品啊。要想取这钱,咱还得找到当年的存档资料。”出演节目的齐鲁银行员工还原了当时查找档案的艰辛——“满满当当的一库房存根啊。当时我就傻了,这可怎么找啊?但一想到人家把钱交给咱们保管,咱就得对得起客户的信任,绝不能让客户的利益有半点损失。”
  最终支行从多方面入手解决该问题:派专人前往服务部档案保管机构查找相关会计档案,落实账户交易信息;总行相关部门协助查询该账户信息以及利息收入,保障客户利益;考虑到客户年龄较大,支行营业室主任与柜员上门核实身份及存折原件,承诺以最快时间进行处理。
  经多方核实,加班加点几个通宵的查询,终于找到了那张二十年前的存根,本金加上这些年的利息一分不少的由营业室主任和柜员上门,交到了客户手中。当客户李先生眼含热泪接过本息的时候,营业室主任和柜员眼睛也湿润了。事后,李先生书写表扬信并赠送锦旗到行里,以表达对齐鲁银行由衷的感激之情。
无论酷暑严寒,
特事特办感动人心

  历城中心支行始终贯彻“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力提升客户体验。比如为一些高龄老人、残障人士提供上门服务,让日常的金融业务充满了暖暖的亲情。
  历城中心支行所辖网点城东支行就办理了这样一笔特殊业务:一位50多岁的脑瘫患者需要办理银行卡,以便领取政府发放的残疾补助,而其本人无法来到银行亲自办理。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亲也都已八十高龄,行动不便。一项对常人来说既简单又平常的银行卡业务,却愁坏了一家的人。
  了解到这一特殊情况,城东支行决定特事特办,提供上门服务。冒着酷暑,驱车一个多小时,移动营销人员曲蕾带着开户的单据及相关设备,来到客户家中,核实其真实身份后,由病人的监护人为其代办开卡,顺利办理了业务。老人家对齐鲁银行的上门服务十分感动,一直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以前光听说银行可以上门服务,没想到居然真的进了我们家,真是太麻烦你们了,解了我们燃眉之急啊!”
  临港经济开发区支行有一次提供上门服务时,则赶上了严寒天气。有一位老年客户瘫痪多年,且家距离该行较远,无法亲自前来办理业务。接收到上门服务需求的第二天上午,两名柜员便冒着冬日细雨,赶到了客户家中,顺利办理了相关业务。
  作为“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历城中心支行近年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个性化的服务。兑现老存折、上门服务......,一桩桩、一件件,这些在齐鲁银行人看来的小事,成为了客户眼中一个个满意的标点,镌刻成“齐鲁银行 在您身旁”优质服务的闪亮名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