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远
我上小学、初中的时候,农村教育资源特别匮乏。我们村没有高小,上小学五六年级要跑到离家五六里路的邻村,上初中就跑得更远了。
那时考初中也很困难,我们全班到汶上二中考试的有十一人,只有我自己考上了。学校离家二十里路,最麻烦的是中间隔着一个长满芦苇的蜀山湖。湖里虽然已没有水了,但芦苇每年还是茂密地生长着。湖里没有路,只有过去有水时能撑船的水路要道,我们那里称为坞子,中间没有芦苇,水干了,就当路走。人行走在芦苇荡里就像钻进了山洞里,前后看不到尽头,里面安静得可怕,偶尔闯出一只花蛇来,吓得人毛骨悚然。
我考上初中那年才十一岁,从来没出过远门。父母不放心,去学校报到是父亲送的我。我记得非常清楚,报到是在星期三,父亲想趁着送我多背些干粮,让我星期六不要再回家了,干脆下个星期六再回。父亲送我到学校,找到班主任,告诉班主任我年龄小,请多加照应。又在我宿舍里告诉已来的几个同学,“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以后要加强团结,互相帮助。父亲匆匆吃过午饭就回去了。
新来乍到,一切都感到那么新奇,那么有吸引力,再加上学习和活动安排得紧张,白天真有些乐不思蜀的味道。晚上就不行了,熄灯铃响过,我躺在床上,一个强烈的念头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向我袭来——想家。
在二十多个人同住的大宿舍里,我感到格外的孤独。汽灯熄了,什么都看不见了,但我眼前却出现了另外的一幕幕。奶奶的疼爱,父母的呵护,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关照,小伙伴们的追逐打闹,家中的老房子,倔强的老枣树,前街的大河,后街的老井,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我辗转反侧,有些难过。本来说好的星期六不回家,怎奈到了星期六,想家的这只小虫噬咬得更厉害。下午同学们拾掇好东西都要回家,我也实在不想留在空旷寂寞的周末里。走!坚决地走!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回家心切,归心似箭,三步并作两步地往前赶,终于回到了恍若隔年的家乡。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一切都是那么可亲。几步闯进家门,刚喊了一声“奶奶”,就“哇——”地嚎啕大哭起来,就像鼓涨的河水冲开了闸门,把满肚子的思念一股脑儿倾倒了出来。奶奶把我揽在怀里,泪水也扑簌簌地掉在我的脖子上。父亲母亲从屋里跑出来,赶忙劝说开导我。邻居李大娘也跟过来了,说道:“这么小的孩子跑这么远上学,哪能不想家呢?”
想家,对于外出求学的初中生来说是共性的,校园里流行着同学们自编的顺口溜:“到了星期一,插翅也难飞;到了星期二,还有四天的事;到了星期三,一天快一天;到了星期四,快得没法治;到了星期五,还有一头午;到了星期六,回家喝糊粥。”而对于我来说,虽然想家的念头十分强烈,但从始至终,包括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包括家庭生活困难背不起干粮面临断顿危险的时候,我从来没说过一句不愿上学的话,从来也没有因为上学打过退堂鼓。
第二天下午,我又恋恋不舍然而也是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上学去了。
想家,那是在我上学的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想家。二十里的路程、特别是蜀山湖的芦苇荡锻炼了我,学校培养了我。想家,只是我成长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