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6日讯(记者 刘潇 通讯员 李诚) 齐河的老鞠,64岁,承包了七八十亩土地,是个种粮大户,每年打下的小麦有6万多斤。今年小麦长势仍不错,可卖掉粮食后一算,总共才4万多斤,把自己吓了一跳,哪里出问题了?老鞠像过电影一样,绞尽脑汁,回忆每一个卖粮的细节。
6月27日早晨,村里来了粮贩子。老鞠看到袋子里的小麦要发霉,就把粮贩叫到家中,谈好价格,卖掉余粮。由于量大,粮贩又叫来同伙,装满了一辆农用大三轮车,还有一辆农用四轮车,总计9382斤,10700元。
粮贩走了,老鞠感觉不对劲,以前一车粮食有万余斤,这回两大车还不到1万斤。他怀疑问题可能在粮贩的电子称上。怀疑归怀疑,但没证据,幸好,粮贩下午还要来拉粮食,老鞠便让儿子回家,帮着卖粮食。
下午,四个粮贩开车又来了,可听说老鞠的儿子在家,粮贩摇头说不收了,嫌小麦含水量大,马上离开。次日凌晨四五点钟,还在睡觉的老鞠被敲门声吵醒,四个粮贩子找上门来。这回,老鞠多了一个心眼,用自家的电子称称重。两大车粮食共14411斤,到手13650元。同是两车粮,这回多出4000多斤,老鞠心里踏实了些。可又一算总账傻了眼,加上已经卖掉的2万多斤,今年才收4万斤小麦,咋会比往年少了2万多斤?
越想越不对劲,老鞠选择了报警。接到报警,齐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打流中队民警立即展开调查,民警找到收粮食的济阳县太平镇的王某(男,49岁)夫妇和张某(男,42岁)夫妇。四人辩称,这次收购不存在欺诈和短斤少两的问题。用小推车倒出粮仓内的小麦时,每次计重都报数,并且由老鞠监督,且第二次用了老鞠找来的电子称。但收购粮食时的底数和卖粮时的重量,均找不到,记不清了。
办案靠证据,不能靠老鞠的感觉。根据张某等人来回返程路线,民警反复实验,查找沿途监控录像,确定四车核载情况,找到了违法犯罪的证据,立即拘传四名嫌疑人。7月13日,经过半个月的辛苦奔波,四名嫌疑人全部到案。当日下午,犯罪嫌疑人张某花(女,49岁)畏罪心理重,在被从济阳县带回齐河审查的路途中,诱发心脏病,后被送到齐河县人民医院治疗。
经审讯,在收购老鞠家的小麦时,张某负责记账,其他人负责用小推车推小麦或称重,期间,张某趁老鞠不注意,故意对同等重量的小推车少计数。因重量相同,老鞠误认为张某已经记录实际车数,致使麦子重量少了18000斤,被骗折合人民币2万余元。所得赃款,两家均分。
目前,张某等四人因涉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同时,畏于法律压力,嫌疑人主动退还老鞠的经济损失,以减轻自己的罪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