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去西藏医疗救助,市中医医院俩医生大爱无疆获称赞
2017年08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佑民(左)与刘磊进行手术前准备。
  
  本报记者 彭彦伟    

  到千里之外的西藏,他们的行李装满了医疗器材;在四千五百米的高原,他们夜以继日地为藏区人民服务;连续工作20个小时后,他们又通宵完成了四台手术。一次全程自费的援藏活动,看日照市中医医院张佑民和刘磊如何诠释医生这个职业。
跋涉3753公里
只为4500米处的约定

  张佑民,日照市中医医院外三科主任,尤其擅长食管癌、肺癌的精确切除手术。此次他报名参加的“与美丽同行一西部志愿者行动”全国志愿者活动,发为人为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乳腺外科韩宝三教授,全程自费,没有任何报酬。一路同行的,还有市中医医院麻醉科的刘磊医生。
  8月6日下午两点,张佑民和刘磊所在“与美丽同行”志愿团队终于坐上了最后一辆汽车,此时,已经出发56小时的他们,离家3514公里。可是,从那曲到达此次的目的地索县,他们还要通过一段长达239公里的生死之路: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峭壁,数个塌方路段,仅能允许一辆车通过,稍有差池,就可能车毁人亡。
  那曲索县,平均海拔4450米以上,总人口4万9千人。一个手术台,两个手术包,21名医护人员,是那曲索县人民医院所有的配置。
  面对如此简陋的医疗条件,张佑民坦言,自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原来在出发前,张佑民联系了当地医院院长,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便在行李中装上了大隐静脉剥脱器、艾贝尔穿刺引流管等设备,刘磊的行李箱也被各种麻药塞得满满当当。这些器材都是他们自掏腰包免费送给当地医院的。
为克服缺氧
每天超量服用六种药物

  志愿活动安排得很满,门诊、教学查房、手术,一环接着一环,中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我们语言不通,只能靠当地医护人员给我们做翻译。志愿医生们第一天连续工作了9个小时,才看完最后一位病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志愿医生们运用PPT,在结束忙碌的夜晚,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张佑民和刘磊还采用查房教学和手术教学的方法,将自己的医疗知识传授给当地的医护人员。
  4500千米的高原上,普通人走路都感觉很沉重,年近50的张佑民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从9日早晨8点一直到10日早晨7点10分,连续23个小时,张佑民和刘磊没有任何休息,一直在工作。
  一到达索县就已经感受到头痛、睡眠障碍等高原反应的他,却不曾告诉任何人,而是每天默默地服用安眠药、丹参滴丸等六七种药品,进行压制。
  此次志愿活动,所有医生一共接诊了一千余名病人,张佑民和刘磊合力完成了团队所做12台手术中的10台,麻醉水平高超的刘磊,还被一起去的专家们送了个“一针麻”的外号,“总算是没丢咱中医医院的脸”刘磊医生笑着说道。
全部自费
如果有机会还会再去

  本来这次援藏,预计接诊的是一些预约的病人,可是,很多藏民同胞听到了,赶了一百多公里的山路,希望能得到志愿医生的诊治。想着他们的病情和艰苦的生活条件,看着他们虔诚、信任、渴望的眼神,见惯了生死的张佑民,也几次要掉下眼泪。
  牵头的教授给张佑民起了个“大善法师”的称号,“不如至善法师好听,我就自己改了。”张佑民笑着说。
  “藏区同胞们那么信任你,咱得给人家好好看啊”张佑民动情地说道。“当地同胞都是实在人,他们知道你们真心为他好,也把你当亲人”。临行前,张佑民和索县的龙培县长紧紧拥抱在一起。“本来该和他握手的,可是我不想让他看见我的眼泪”张佑民笑着说道,“然后我就一把推开他,赶忙钻进车里,再也不敢看外边了”。
  被问起参加此次志愿活动的感受,张佑民和刘磊相视一笑,说道:“当时也没想什么,就觉着去那也挺好的,很有意义,我们在那一直干,真的体会到了心灵的充实感。
  据了解,整个活动费用全由个人承担,“我们每人花费一万多元吧。”张佑民说。援藏的医生因为高原反应极有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临行之前,张佑民的家人就为他的身体状况担心,虽然已经亲身经历了4500千米的高原上缺氧、条件简陋、每天超负荷工作的日子,他们仍表示:“如果明年条件允许,还想再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