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出行纪律最重要,滑得最好还能去奥运
帅,刺激!看那些玩轮滑的
2017年08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脚下风火轮,头上十孔盔,风景身旁过,天地在我心……经过近20年的发展,轮滑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种集竞技、娱乐、商业、社交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文化现象。那些最初玩轮滑的孩子,如今也都长大,但他们却没有放弃这项热爱的运动,他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组成了依然时尚的轮滑圈子。
>> 当时入圈为了“把妹”,如今两岁女儿也入圈
  孙瑞涛今年29岁,目前在潍坊诸城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在旁人眼中,这可是一份又稳定又正经的工作。但一旦站在轮滑上,孙瑞涛就变回了那个十年前的自己。2006年,他刚到济南大学读书,便喜欢上了这个运动。“我们跟着几位济南轮滑圈的‘祖师’学习,是他们最先在济南玩轮滑教学生。”而提到学轮滑的初衷,孙瑞涛觉得“帅、刺激、能把妹”。
  这几乎是每个轮滑少年最初入圈的原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还能保持这种激情的,便是把轮滑当成了真爱。毕业后,孙瑞涛去了诸城工作,当他带着轮滑鞋到当地广场上“耍”时,竟发现了不少和他一样的年轻人。“后来,我们这些人就聚在了一起,成了好朋友,这其中还包括我后来的老婆。”
  轮滑是年轻人的运动,过了30岁就滑不动了?孙瑞涛可不这样认为。他到现在还记得他上大学时,一位70岁的老教授天天和他们一起学轮滑。“头发全白了,但身形苗条,他说他坐公交车从来不接受别人让座,因为相信自己还年轻。”孙瑞涛说,只要动作熟练,即使是30多岁,刹车这样的高难度动作也能“hold住”。“目前在济南,80岁玩轮滑的也有啊!”
  如今,孙瑞涛和几个好朋友在当地的广场上摆起了场子,教授当地的小孩子学轮滑,他2岁的女儿也在其中。他说,“很多学生家长也在边上跟着学,最后也加入了这个圈子。”

>> 刷街刷到青海湖,团队出行规定多
  从本质上来说,轮滑还是一种代步工具。因此圈子里的人聚会,都是滑着出去玩,自然也就成了重要的项目,圈内人称之为“刷街”。虽然名字这么叫,但他们高兴起来,刷的可不止是街这么简单。“从南部山区到济西湿地,再到青岛、南京、东北,我们的几个好朋友还曾经刷过洱海、青海湖,凡是风景好的地方,都有一批滑着轮滑刷街的人。”济南轮滑爱好者牛牛说。
  与跑步相比,轮滑能够持续的时间和距离都要更长。例如在日场比赛中,很多业余选手都能轻松拿下一万米、两万米,而速度也大约比跑步快一倍。“现在,济南市区适合我们刷的地方太少了。以前经十东路、二环南路、旅游路都可以跑起来,现在全是车,我们一排人在这种大路上也不安全。”牛牛说,她和朋友基本每月都会有一两次去济南郊区玩,“一般都是开车到一个指定的地方集合,比如仲宫大桥、黄河北的森林公园,人到齐后穿戴上装备,便开始了。”
  一般,牛牛他们经过的路线事先会有某位队员实地测量,为的就是防止有大坡,或者急拐弯等。到时候,对路线比较熟悉的人就会带头。“我其实玩得不算野,陌生的、安全性不大的路段我不怎么参与。但很多男生就喜欢走一些他们根本不熟悉的路线,比如去外地。”牛牛介绍,去青岛的海边、南方的江边都是乖的,还有些人会去西北或者东北,那些地方风景非常美,但基础设施远没有济南这么完善。因此,基本上都是八九个人一起出动。“牛牛说,她看到有朋友从青海湖发来的照片,真的非常羡慕,并发誓一定要去那里刷一趟。
  刷街过程中,牛牛他们最讨厌的就是大长坡。“仲宫那个大坡就很烦人,我有时只能脱了鞋往上走。他们在野外刷街碰上的大长坡,可能比仲宫那个长很多,只能搭顺路车。”牛牛说,刷街是最能体现团队感和圈子文化的活动。“一个团队里有男有女,有强有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体条件,这就要求大家尽可能地克服自身困难,保持团队的稳定。”
  牛牛举例,一组最多15个人,否则队伍不好带,两个负责人一个在最前带路,一个在最后殿后并观察队员情况。所有人不能戴耳机听歌,因为会听不到队员讲话和车辆鸣喇叭。每次休息和重新上路必须由两个负责人共同决定,想要离队必须申请,若落单迷路先通知队友,后必须原地不动。而在安全方面,碰到大下坡必须保持距离,队长在最前控制速度。若有队员控制不住速度了,不能拉拽旁边的人,而是要大声告诉前面的人,并在逼近时扶住对方腰胯,两人一起减速。

>> 进入职业圈?从小苦练还得有天赋
  与牛牛和孙瑞涛不同,15岁的方胜豪和26岁的李振楠就属于圈子里比较专业的人了。方胜豪两岁开始接触轮滑,他说这源自他天生的热爱。“小时候站都站不稳,就想穿上轮滑鞋扶着桌子滑,后来就练上了。”而李振楠接触轮滑项目也十多年,目前他已经找到自己的专业方向:打轮滑球(类似于冰球)。
  他们两个人都已经把轮滑当做了自己的事业。相比于其他的极限运动或户外运动者,轮滑运动者无疑是幸运的。在天津全运会上,轮滑已经被列入了竞技体育项目,而轮滑和滑冰的相似之处,也使得国家十分注重从轮滑选手中选苗子,改进动作后将其培养成专业的滑冰运动员。
  在北京、张家口即将举办2022年冬奥会之际,15岁的方胜豪就成了一名有待培养的苗子。而李振楠虽然赶不上冬奥会了,但他刚刚代表山东省参加全运会轮滑球比赛,也能成为一名基层教练员,为中国的冰球事业发掘天才球员。
  李振楠在业余时间,便会去济南的几个广场打轮滑球玩。由于目前济南缺乏室内的场地,所以他们就面临着所有运动爱好者最头疼的问题——抢场地。“我们基本上是七八个人在一起打,人虽然不多,但需要的地方大。同时,我们的球也容易飞出去打到人,所以七八点的黄金时间根本不可能。”
  轮滑球这项运动刚刚兴起,别说济南,整个山东省从事的人都不多,李振楠也只是刚刚接触了两年,就能成为山东队的主力选手。“我们一般都是把潍坊、淄博等地的队友喊过来,抽空组个局。时间一般都是在晚上十点以后,一直打到凌晨一两点,连城广场附近就是我们的一个点。”未来,李振楠他们想自己修建一个场地,尽管不可能是室内的,但只要固定下来,配备上金属网等隔离设施,就意味着他们有了稳定的训练和娱乐场地。
  而对于曾经主攻速度轮滑的方胜豪来说,他已经为和他一起玩轮滑的小兄弟们发掘了一条新路子。目前,他已经被体校录取,改行冰刀(速度滑冰)。今后,他不再只是一个喜欢玩轮滑的孩子,而是一个有机会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但成为圈子里的佼佼者并不轻松,“这块疤是我上个月摔倒留下的,这块是前年的,最惨的是胳膊上这块,摔倒时感觉肉都掉下来了,当时地上全是血,好几个月心里都有阴影……”方胜豪黝黑的皮肤上,大大小小的疤痕随处可见。“我很幸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伤到骨头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