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骇河名称的由来和沿革
2017年09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说起徒骇河之名由来,有种说法是其中蕴含着一段神奇的传说:史载“徒骇者,禹疏九河,用工极众,故人徒惊骇也”,因而命名徒骇。
  徒骇河南临黄河,源起河南省南乐县,流经莘县、阳谷、聊城、茌平、高唐、禹城、齐河、临邑、济阳、商河、惠民,于沾化县北部经套尔河入渤海,流域面积13638平方公里,干流长度436公里,堤防全长757.2公里。
  徒骇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目前的徒骇河是宋代漯川堙没后逐渐演变而形成。随着黄河的南徙,为适应地表径流排泄的需要,在古漯川流域发育了一些新的河流,明代以前一般都称土河,即为徒骇河的前身。
  清末运河漕运停止后,运河河道逐年淤高,运河以西坡水排泄受阻,内涝频繁。民国期间,组织民众治理疏浚,把徒骇河大规模治理成为现在的徒骇河。新中国成立后,1963年对河道进行了拓宽。经过多次治理,目前的徒骇河已经是鲁北平原上一条横跨东西的大河,维持着片区流域生态平衡、主要起着灌溉农田、行洪排涝、人畜用水的作用。
  徒骇河域名胜古迹众多,仅在济南周围就挖掘了商周时期的济阳刘台遗址,出土了陶文、卜骨和有铭铜器,沿河附近有济阳孔子闻韶台等历史遗迹。
  晚清时期,徒骇河周边曾是清朝淮军与农民起义军作战的重要战场。1868年,淮军将捻军围困在徒骇河、黄河、运河之间。捻军在茌平溃败,领袖张宗禹在茌平河畔投河后不知所终,标志着捻军起义全部失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