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二号煤矿大力投入强化环保治理软硬件设施
“二号井”悄然蜕变,实现“由黑转绿”
2017年09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矿区大门监控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对出矿车辆进行实时监控。
     本报见习记者 李亚腾
高标准配置环保设施,矿区内外环境大变样
  斥资2000余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多种喷淋设施治理扬尘,矿井水处理站不间断净化水质,扬尘、水污染治理共同推进;强化责任落实、失职追责,并加强环保督查,整治矿区环境“精雕细琢”,“二号井”的环境治理,悄然实现了“由黑转绿”的蜕变。
  矿区外的路两旁绿树成荫,行政办公区域绿意如织,广场四周干净整洁。而在煤场内,架设了12米高的抑尘网,雾炮不断喷出水雾,运煤车辆依次通过全自动洗车台……环保治理设备不间断作业中,昔日市民印象中煤矿脏乱差的环境,已悄然蜕变。
  济宁二号煤矿主动转换生产动能,积极推进煤炭扬尘治理标准化建设,将环保治理工作高标准落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我们实现了先防尘、再降尘和动态管控,建立了扬尘综合防治长效机制。”济宁二号煤矿副总工程师张勇说,在环保治理工作中,煤矿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对煤场进行统一规划,硬化地面17725平方米,绿化裸露地面11000平方米,购置高压雾炮喷淋等设施,架设12米高、总长度2000米的煤场抑尘网。并实行环保设施全备用机制,总投资2000余万元,实现了煤场环境全面防控和治理。
  同时,坚持强化环境综合治理,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矿区内安装冲洗路面装置,不定时进行冲洗,实现了路面动态保洁;道路两侧挖设1900余米排水沟和4个沉淀池,将冲洗中水通过沉淀池进入矿井水处理站内处理再利用,达到零污水外溢。
  “企业在发展的同时,更要履行好社会责任,在环保工作上,二号煤矿将会不断自我施压,继续完善。”张勇说,环保治理工作不仅有益于企业的发展,更是一项利民的长久工程。经过环保治理,矿区周边村舍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善,黑色扬尘漫天已成历史,空气清新和绿树成荫成了以后的常态。
强化责任,失职追责,时刻保持环保治理动态达标
  健全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济宁二号煤矿建立健全领导机制,逐级强化责任落实,狠抓矿内整治,开展大清理、大整治活动,组织人员义务劳动,进行垃圾清理和植被绿化等工作。并强化宣传教育和制度管理,采取张贴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对环保法律及法规进行广泛宣传。还实行了定期检查考核,督促落实推进,确保防治工作无遗漏、无盲点、无死角、全覆盖。
  同时,加强过程控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实施抵押制度,明确每个生产环节责任人,对运煤公路和煤场划分责任区,严控装车量和物料封闭运输,确保运出途中不洒落。“我们还建立24小时督查制度,多部门联动进行网格化管理,确保了环保治理工作的达标和完成的质量。”谈及环保治理的实施情况,张勇说,二号煤矿成立了以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治理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部门职责任务,做到环保治理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
  “环保工作治理虽是个艰辛过程,但我们也会全身心投入,经过全矿上下不懈努力,矿区环境得到全方面改善,不但职工们支持,矿区综合形象也得到显著提升。”张勇说,矿井新增的水预尘处理系统目前在施工建设,建成后对环保治理将起到更大的作用。“矿区环保治理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依旧不能松懈,二号煤矿的蜕变源于对矿区的细节雕刻,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确保矿区环境持续达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