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济宁畅谈宏观经济与新旧动能转换
供给侧改革,让经济“吃”出健康
2017年09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姚景源在济宁授课。
     本报记者 张夫稳 黄建恒 夏亚茹

  “要理清中国经济当前的核心问题,需弄清楚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近40年来,我国经济的内在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和中国人吃的变化是一致的。”15日,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姚景源,在济宁举行的运河讲坛暨宏观经济与新旧动能转换高端经济讲座上这样说。
  着力点放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经济经过近40年高速发展,现在的主要矛盾不是吃饱问题,也不是吃好问题,而是健康问题,用经济学的语言表述,现在中国经济主要矛盾既不是数量问题,也不是速度问题,是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问题。”姚景源说,也就是总书记说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姚景源介绍,自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这是第一阶段:吃饱阶段,主要矛盾是数量问题,得解决温饱;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第二阶段:吃好阶段,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结果出现了大量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机体代谢出了问题;现在到了第三阶段:健康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中国经济做出了两个重大判断:即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进而引领新常态;中国经济当前遇到诸多深层次的困难、矛盾、挑战,根本原因在于结构性,而这些结构性问题又集中在供给侧,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在姚景源看来,把握了这两个重大判断,就把握了对中国经济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供给侧改革其实并不是新发明,过去中国的改革,本质上都是供给侧改革”。姚景源举例说,1978年粮食不足,国人吃不饱,政府不是限制大家吃粮,解决需求问题,而是在供给侧方面改革,解散了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和土地直接结合,一下子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农业改革之路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当前,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特别关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姚景源表示,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环境承载能力和人口红利日益减弱,再像过去一样依靠资本投入、资源投入、劳动力投入来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招数”不灵了。“过去的高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讲,是粗放增长,就是高能耗、高污染,化解发展方式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当前增速换挡的重要原因。”
  姚景源指出,中国现有农业组织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偏低,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让农业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中国工业成就辉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大而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让工业由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虽然逐年提高,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附加值低,文化、教育、医疗等供给严重不足,现代服务业在未来是关键。
  谈到动力转化,姚景源表示,在经济新常态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创新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动力。“当然,创新不仅是指科技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等。”
  本次宏观经济与新旧动能转换高端经济讲座由济宁任城区委区政府主办,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承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