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金融知识”活动进校园
20余家银行、山东大学(威海)10余所高校合作,600余名大学生参与
2017年09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威海9月21日讯(记者 林丹丹) 9月21日,在山东大学(威海)知行会堂,威海银监分局、中共威海市委高校工委、共青团威海市委联合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共建绿色校园”活动,中国银行威海分行等20余家银行,山东大学(威海)10余所高校600余名大学生参与。
  近期,校园网贷风险事件频发,校园金融诈骗乱象层出,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反映出部分在校大学生金融知识缺乏、金融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等问题。为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识别与对待“校园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金融知识水平,中国银监会威海监管分局、中共威海市委高校工委、共青团威海市委主办,中国银行威海分行、山东大学(威海)承办的“普及金融知识,共建绿色校园”活动走进山东大学(威海)。
  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会场室外摆放各种宣传展位,20余家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向参会人员发放宣传材料和精美纪念品。同时,不少参会人员现场扫描微信二维码,参加现场微信摇一摇选取幸运观众的活动,不少高校大学生入场前参加签名墙签名纪念活动。
  威海银监分局唐晓纪委书记说,伴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走进校园,开拓校园金融市场。客观上,这极大便利了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也为青年学生过度消费、过度负债提供了温床。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校园也不再是一片净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都在不同程度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一些网络借贷平台、民间借贷、高利贷等不良不法机构正是看准了青年学生的这一弱点,打着“校园贷”的名义,将黑手伸向校园。
  这些黑手采用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在校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导致高额罚息、裸条催收、暴力催债等事件的频频发生,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甚至出现了危及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导致一幕幕悲剧的发生。据2017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全国各地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中,金融理财类共计1984例,占比9.6%,涉案金额高达7411.4万元,占比37.9%。其中,90后的网络受骗者占所有受害者总数的42.3%;其次是80后,占比为36.1%,青年人成为网络诈骗的最大受害群体。我国现有大学生3700万,人均月消费1212元,这是千亿级的消费金融大市场,亟待高度重视和规范。
  今年6月份,威海银监分局、中共威海市委高校工委、共青团威海市委联合印发了《开展送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通知》。此次活动形式多样,不仅有知识宣讲,还有现场知识问答环节。中国银行威海分行、招行威海分行分别进行宣讲,威海农商银行进行快板演出;主题宣传活动间隙,由男女主持人共出10道题现场问答并为答对者赠送礼品。当天,由威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高校团委共同揭牌“威海金融知识教育普及宣传点”。
  山东大学(威海)召开2017年“送金融知识进校园”现场推进会,既是一次深化推进,也是一次活动示范,根本目的是要推动“送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取得实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