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企业出口不用去港口通关
2017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9月28日讯(记者 宋祖锋 通讯员 吕栋 张燕) 9月28日,一列载有30个集装箱的列车从青岛国际陆港出发,驶向前湾港黄岛站,再从前湾港出口国外。这是“青岛港即墨港区”即黄班列试运行的第一辆,是青岛国际陆港首发海铁联运货运班列。即黄班列将于10月中旬正式开通,开始常态化运行。
  今年7月19日,即墨市政府与青岛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青岛港即墨港区”正式挂牌运营,作为青岛港码头的延伸,企业可在青岛国际陆港实现进出口“直通直入”。9月28日,首列“青岛港即墨港区”即黄班列试运行,载有30个集装箱的列车从青岛国际陆港出发,驶向前湾港黄岛站,再从前湾港出口国外。
  即黄班列的运行,将使国际陆港与青岛港实现物流、信息等资源无缝隙对接,既能缓解青岛港的疏运压力,又可让青岛国际陆港成为具有码头进出口功能的胶东半岛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内陆港区,为企业带来极大的便利。即墨当地森麒麟、雪达等出口企业,以前需在前湾港码头排队等候卸货通关检验,现在只要在即墨本地通关查验,通过即黄班列直达前湾港前沿码头,大幅减少通关环节,物流成本可节省约20%。
  不仅如此,济南铁路局还将给予运费下浮政策支持,同时,青岛港黄岛港站和即墨港区也下浮装卸费,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共同保证即黄班列正常运营。同时,以即黄班列开通为契机,青岛国际陆港还将与青岛港在冷链查验分拨中心及木材熏蒸等项目继续展开深入合作,进一步完善港区口岸功能。
  10月中旬即黄班列正式开通后,将列入中国铁路货运列车运行网络,通过海铁联运方式形成国内外货物对流、集散,将对国际陆港构筑公铁海多式联运国际物流通道,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建大通关、大物流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