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邹城7035户居民将“气代煤”取暖
环保又实惠,居民心里乐了
2017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施工改造现场。
     本报记者 朱熔均

  经过30余支施工队伍日夜奋战,10月20日前,邹城市已完成7035户气代煤、电代煤改造建设任务。气(电)代煤用户每户还能拿到8000元的补贴。居民得到了实惠,邹城市冬季大气环境质量也将迎来持续改善。
7035户居民完成“代煤户”改造,每户还有8000元补贴
  今年邹城迎来了7035户气(电)代煤改造任务,将其分解到9个镇街30个社区,邹城市财政列支5600万元,对气(电)代煤用户按照8000元/户标准进行补贴,投入30余支施工队伍、600余人日夜奋战各施工现场。
  “当时想家,真想家,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也一直没回家。”燃气总公司施工人员席德志是“气代煤”工程的一员,为了完成气代煤改造任务,从早晨7点就开工,晚上9点多才收工。他和工友们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奋战在“气代煤”的一线,“虽然苦点累点,不过,一想到能让农村的老百姓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他们感到很值得。”
  据了解,早在2016年10月,邹城市13个镇驻地的67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用上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实现了天然气“镇镇通”,为实施“气代煤”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础。10月20日前,邹城市已完成7035户气代煤、电代煤改造建设任务,共涉及9个乡镇30个农村社区。
  气代煤之后,城前镇刘庄新苑社区的张老太有一个“账本本”。“以前使用煤炉取暖,一年下来少说也要2000元,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一年要3000元左右。而这次安装天然气及配套设施一分钱都不需要花,采暖期间用气每立方还补助1块钱,气代煤,咱老百姓真是得了大实惠!”
7500万元“以奖代补”,居民购置无烟煤享补贴
  对未能实行气(电)代煤、集中供热工程的区域,邹城市财政列支7500万元“以奖代补”,全面推广使用清洁煤炭,在13个镇街设立了无烟煤推广区,在3个镇设立了兖矿型煤及环保炉具推广示范区,并将济宁市下达的8.9万吨配送任务分解到镇街.......
  邹城市确定居民购置无烟煤补贴670元/吨,享受完补贴后无烟煤认购价为900元/吨。同时,市政府在看庄镇、郭里镇、石墙镇建立兖矿型煤及环保炉具推广示范区,型煤补贴160元/吨,居民认购价为700元/吨;环保炉具目前市场销售指导价格为1380元/台元,其中市财政补贴880元/台,用户承担500元,以上居民购置价格低于市场上普通型煤、劣质散煤和环保炉具的销售价格,并且由村(居)带款提贷直接配送到户。
  同时,今年邹城市计划投资8000万元,新建供热能力1000万平方米的供热首站一座,目前正在实施土建工程施工,新增的4号发电机组已完成招标。首站扩容后,邹城市供热能力可达2450万平方米。
  邹城市还将进一步加大供热配套管网建设力度,今年投资1.5亿元,计划于11月上旬启动实施全长约15公里的二期供热管网(复线)建设,此项工程完成后,将把供热管网逐步延伸至有条件的乡镇。今冬,邹城市又确定了16个用热的小区和单位,将新增供热面积180万平方米,届时邹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77%以上。
 □相关链接                 
邹城市举行“气(电)代煤”点火仪式
  10月15日上午,邹城市“气(电)代煤”点火仪式在中心店镇尚寨社区举行,邹城市委书记柳景武与华润燃气集团副总裁、华北大区总经理朱平对燃气壁挂炉进行揭彩启动,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庆节出席并致辞。
  该仪式的举办标志着邹城市“气(电)代煤”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市9个乡镇30个社区“气(电)代煤”小区7035户居民已陆续点火调试,采暖期将能正常供暖。
  本报通讯员 时宝玲 陈绪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