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办公室主任朱颖丽——
高新区民生福祉指数持续增进
2017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见习记者 王博文

  “第一次踏上高新区这片土地时,这里还是大片的农村和田地,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高新区开始发生着美丽的蝶变。”谈起建区25年以来高新区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济宁高新区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办公室主任朱颖丽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万事开头难
飞速发展随之而来

  “刚来的时候,我们的办公地点就在科苑小区一家开发公司的二层楼里。”朱颖丽说,当时的高新区就只有一个洸河街道办事处,整个社发局也就只有武装部、保险处、计生办、经贸办、办公室五个部门,一共十来个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落地的项目越来越多。“建设就需要土地,那是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我们需要与各个上级部门协调沟通,确保建设用地和资金。”朱颖丽回忆说,“虽然万事开头难,但随着园区越来越多,项目也越来越多的扎根于高新区。”
  随着高新区的加快发展,老百姓从村民变成了居民,原来的旧村庄变成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2000年,柳行街道划入高新区,2003年王因、黄屯街道随后划入,到了2013年底,接庄街道也投入高新大家庭之中。这在朱颖丽看来,是高新区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围绕社区居民
各种服务很贴心

  “当时要建社区服务中心,大家都不知道那是什么。”回忆建社区服务中心的场景时,朱颖丽笑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看来,当时的眼光真是超前的。“我们一直围绕着居民服务,先后建立了多个社区服务中心,老百姓可以在这里享受一站式服务,不出家门就可以解决问题。”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健康逐渐受到老百姓的重视,原来很多简陋的卫生室,已经无法为老百姓提供干净、舒适的就医环境,更无法满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
  “为了向老百姓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实施了三甲医疗全覆盖工程,把卫生室交给济宁市人民医院统一管理,同时利用两年时间,建起了47处高标准化的卫生室。”朱颖丽说,现在卫生院不仅经常性开展“义诊进社区”、“名医进社区”等活动,定期组织人民医院的专家坐诊,还实现了远程诊疗。老百姓按卫生院标准收费,享受到的却是三甲医院的检验及诊断水平。
20年坚守一线
保障民生福祉

  “诚实做人,脚踏实地做事”,一直都是朱颖丽做人做事的准则。在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之初,她就一直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那时天天在上级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和村之间来回跑,给村民做解释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朱颖丽说。
  前不久,济宁高新区关爱留守人群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试点。现在,高新区内各个社区的服务中心设施越来越完备,服务也越来越贴心。针对留守儿童,建设了四点半学校,孩子们在放学后可以在四点半学校里写作业、看书;针对留守妇女,专门开设了培训班,教她们怎么创收;针对留守老人,建立了养老院,让留守老人可以安享晚年……这一切的实现,都是像朱颖丽这样的高新人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的结果。
  “是责任感让我一直坚守在保障民生一线,是老百姓的信任给了我工作的动力。”朱颖丽说,20年来,她始终努力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份内的每一项工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