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日益转凉,供暖再度成为绕不开的民生话题,毕竟它涉及到千家万户,既是民生关注焦点,也是政府工作难点,疏忽一点就会“冷”了民心。可每年还是会有各种原因,导致部分市民无法正常供暖,焦急的盼暖心情,煎熬的挨冻困境,交织成的现实十分扎心。眼下离供暖季越来越近了,留给供热部门的准备时间也不多了,未雨绸缪是必须的,千万不要“临上轿再扎耳朵眼”。
供热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监管部门、热源企业、供热企业、小区物业等方方面面,这就好像一部汽车的零部件,哪个地方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汽车的平稳行驶。所以各方一定要以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将自己分内的事儿做到尽善尽美,唯有通力协作,才不会事倍功半。特别是新交付的新建小区,第一个供暖季往往会发现问题,物业公司一定要扮演好“管家”的角色,在管道充水试压、设备检修维护、收取供暖费用等各个环节尽职尽责,再仔细都不为过。譬如,充水试压时要通知到位,让每户业主家里留人,查找设备漏水的地方,及时安排工作人员上门维修,于点滴细节里体现服务水准。切不可因权责划分不明,物业与施工方推诿扯皮,让有故障的供暖设备“带伤”运行,或者让业主自掏腰包破解难题,这样糊弄业主的后果,就是被业主所彻底舍弃。
诚然,供暖好不好,市民的满意度是唯一的检验标准。而供暖并非纯粹的企业行为,供热单位要主动扛起肩上的社会责任,增强未雨绸缪的意识,建立长效机制,把供热工作谋在早、做在前、落到实,降低设备故障率,让暖流顺利流进千家万户。比如,作为重要热源企业的华能德州电厂已提前储备了30万吨煤,为供暖主管网注水1.46万吨,去除管道中杂质,进行反事故演习,各种备战措施值得称赞。当然,不只是热源企业,其他供热单位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这让更多的市民心里有了底,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确保热源安全供应、设备节能运行、烟尘达标排放。毕竟,民生对供暖的检验,从单纯的温度指标,发展到价格、环保等多维度诉求,已然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民生问题大于天,一枝一叶总关情。供暖永远是关注度最高的热评话题,期待今年的供暖季,细节见提升,暖身又暖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