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热舞,舞出“文化即墨”新名片
即墨2017年广场舞(秧歌)大赛落幕,2000多支队伍热舞,全民参与
2017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宋祖锋 本报通讯员 谢江超 刘耀泽
  日前,历时五个多月的即墨2017年广场舞(秧歌)大赛落幕。从200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的20支决赛队伍同台竞技,最终,移风店镇西龙湾头村舞蹈队将本届大赛冠军收入囊中。据了解,广场舞大赛产生的全城互动、全民热舞效应,已成为即墨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并成为“文化即墨”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2000多支队伍
全城热舞

  
  据了解,本届广场舞(秧歌)大赛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来自即墨各镇(街)的2000余支队伍参加了村庄排练、镇级海选、片区复活赛以及市级复赛、决赛的层层选拔,直接参赛人员超过3万人,观众累计超过60万人次。大赛的复赛和决赛分别于10月17日和19日举行,参赛队员们用《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精彩的节目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西龙湾头村舞蹈队领队乔向甜是广场舞(秧歌)大赛的“老手”,连续参加了四届大赛的她,对即墨广场舞强队如数家珍,“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乔向甜告诉记者,大赛的举办让各支队伍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领队们想方设法创新舞蹈形式,不断丰富舞蹈内容。
  “从‘扒带子’模仿到自主编排创作,即墨广场舞已经完成了华丽转身。”担任本届大赛评委的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青岛市舞蹈家协会顾问曹刚勇见证了即墨广场舞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模仿到自创的全过程,他认为,即墨广场舞已不仅仅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项目,正在被不断赋予教育人、感化人等新的内涵,折射出迷人的光彩。

正能量成参赛节目主旋律
  
  通济新经济区喜相逢艺术团凭借节目《最美邻里亲》的情感内容打动评委和观众,从66支复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晋级决赛,他们通过无声的肢体语言生动展现了邻里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像这样的参赛节目还有不少,原创性、思想性、文艺性已成为参赛节目的主旋律。
  台上跳得开心,台下看得也高兴。市民魏辰经历了被母亲拉着“强制”观看到自己主动观看的反转过程。“自从跳广场舞之后,我妈的精神头也有了,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好了,我现在是全力支持。”小魏告诉记者,他计划组建一个年轻人的广场舞舞蹈队,目前已经找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舞友。
  蓝村镇白塔爱尚舞团就是一支由年轻人组成的广场舞队伍。她们的舞蹈风格尽显活力与青春,“广场舞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作为年轻人的我们也很喜欢。我们队将街舞等新元素融入到广场舞中来,得到了周边不少村庄年轻人的欢迎。”该舞团领队王芬香自豪地说。

“文化即墨”
成靓丽新名片

  
  “即墨以百姓乐见、乐跳、愿看的广场舞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融入其中,有效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克辉表示,全城互动、全民热舞已成为即墨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广场舞(秧歌)大赛则成为即墨参与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深受百姓喜爱的群众性品牌文化活动。下步,即墨将继续深化引导广场舞的原创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将其打造成“文化即墨”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今年以来,即墨以“文化即墨”建设为引领,不断改进新形势下文化提升的新思路,持续举办形式多样的惠民文化活动,有效实现了文化服务的人群分类、精准定位和定向推送,大大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即墨文化魅力已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