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孩子身高仅有1米6
儿科专家提醒:一定要早治,骨骺闭合就不能再长了
2017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她被家长称赞为“妙手回春”的天使医生,儿童的“美容师”;她能把“O”型腿、走路鸭步变成跳芭蕾舞、亭亭玉立的美少女;把不能自理的“矮小症”变成“自信高大的小帅哥”;能把面容臃肿鼻梁低平的“甲低丑小鸭”变成面容清秀棱角分明的“小天鹅”。她热爱儿科内分泌事业,欣赏自己的“艺术人生”,对待患者如亲人,她被称为一票难求的大专家,她就是山东省立医院儿科副主任李桂梅。然而,这样一位大夫在与病人打交道时也总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遗憾——那就是那些再也长不高的孩子们。
  本报记者 孔雨童     

以下情况一定要注意
  10月的一个下午,山东省立医院儿科门诊诊室里。听完李桂梅医生的讲述,家长刘女士眼泪夺眶而出,一下跪在李桂梅医生面前“大夫,求你再帮帮我儿子……”
  刘女士的儿子今年19岁,身高只有1.6米,妈妈以为儿子晚长,儿子也觉得自己会有1米8的大个,可谁都没想到,孩子已经没有了长高的机会。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特别心痛。”李桂梅医生说,作为儿科内分泌医生,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拥有理想身高;但是由于对相关信息缺乏了解,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什么样的生长情况是异常的,不知道应该何时求助专业医生,白白错失了孩子珍贵的生长时间。
  那么,孩子的成长阶段出现什么情况,家长应该高度警惕呢?李桂梅医生提醒各位家长:当小朋友总是坐在教室第一排,和同班同学相差半个头,身高每年增长不足5厘米裤子两三年不换码,女孩8岁前乳房增大,男孩9岁前睾丸增大……的时候,请尽快带孩子来就医。
身高70%由遗传基因决定
  李桂梅医生介绍说,人的身高,70%是由先天遗传基因决定的,30%受到后天的营养、睡眠、运动、内分泌、心理等因素影响。父母个子高,孩子不一定也高;父母个子矮,但是充分利用了后天因素进行身高干预,完全可以突破遗传身高,长得更高。
  更重要的是疾病造成的矮小症:例如甲状腺功能减低,生长激素缺乏症,尤其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等垂体功能低下的患儿,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此类一定及早看儿科内分泌医生,治疗效果良好。性早熟大部分会造成“高小孩矮成人”,也需及时就诊和治疗。小于胎龄儿、染色体异常及特发性矮小等,及时诊治,大部分能长到理想身高。
  那孩子长到多大会停止长高呢?李桂梅解释,人体的长高是骨骼延长的过程,骨骼生长的根本原因是骨骼生长板软骨细胞的不断增殖骨化使骨骼延长。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并不是一直持续的,男孩骨龄在16岁以上,女孩骨龄在14岁以上时,生长板软骨细胞停止增殖,骺软骨几乎完全被骨组织取代,身高的增长基本停止。
  “有没有孩子长得晚呢?”李桂梅医生表示,确实有小部分孩子会“晚长”,在医学上叫“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在以前生活水平不高的年代,孩子出现晚发育,“晚长”的现象较常见。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由于营养过剩和不安全食品、不良信息等影响,发育普遍比过去早。不能完全用上一代人的发育时间,来判断现在的孩子,“晚长”的观念会耽误孩子的及时就诊及治疗。
  李桂梅医生特别提醒:如果发现孩子矮小,请及时找专业医生就诊,判断清楚孩子个子矮的原因,进行及时科学干预,否则错过最佳治疗期,千金难长两厘米,眼泪难掩终生憾。
◆李桂梅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立医院第一届十佳女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儿科副主任,儿科内分泌综合科(东院儿科)科主任,美国UAB大学儿科内分泌高级访问学者,山东省儿科内分泌副组长,全国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全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诊治:儿童矮小症、性早熟、糖尿病等
  科研:主持山东省科技厅科研项目4项,厅级3项;获山东省科研二等奖一项,三等奖4项,主编书3部,发表论文95篇。其中SCI收录26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人
  门诊时间:周三——山东省立医院中心院区
  周四、周六——山东省立医院东院
预约电话:0531-58675120、96717120
微信预约:关注山东省立医院公众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