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上建起流动党支部海上党建实现警民互动、共管共治
2017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姜斌

  威海市,海岸线近千公里,全市共有港湾、码头、停泊点、224处,船舶1.4万余艘,渔船民近10万人。面对艰巨的港船管理任务,威海边防支队不断创新管理形式,通过“海上党旗红”工程成立了19个“海上流动党支部”,形成了警民互动、共管共治的良好局面。威海边防支队党委结合渔船民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开展技防建设,实现对进出港口船舶的精准管控,提高了为渔船民服务的效率,为渔船民打造出了平安舒心的生活、生产环境,赢得了民心民意。
  如今,“海上党旗红”工程已成为威海边防支队的亮点工程,“海上流动党支部”日益成为威海市发展渔业经济的生产队、化解矛盾纠纷的服务队、维护海上秩序的治安队、海上联动抢险的救援队以及海上民兵力量的战斗队,为守卫滨海平安筑起海上长城。
  10月18日上午,在荣成石岛渔港,石岛边防派出所民警携带一部笔记本电脑来到鲁荣渔57056船上,20余名渔船民聚集在船头,通过网络视频直播观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这是石岛渔港“海上流动党支部”第一党小组成员们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的一种方式。类似的情景也发生在各处码头的“海上流动党支部”里。
  在石岛渔港的码头上,有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这里既是石岛边防派出所的“边防海疆书屋”,也是“海上党员之家”。每天都有渔船民来到这间小屋借阅图书,而更多的时候,这里是渔船民党员们聚集的场所,也是他们为渔船民服务的地方。
  在威海市中心渔港的孙家疃边防派出所船舶管理服务站,同样有一个“海上党员之家”,这是由11名党员组成的“海上流动党支部”的活动场所。除了定期开党支部会,这里成为渔船民党员协助边防民警工作的“办公室”,船老板拖欠工钱了、船员之间吵架了、某位船员家庭困难了……,不管大事小事,都可以到这里来说道一番,总有渔船民党员不厌其烦地帮你把事情解决。
  自2015年,威海边防支队按照山东边防总队部署开展“海上党旗红”工程以来,各边防派出所纷纷成立“海上流动党支部”,积极发掘党性较高的渔船民党员,充分发挥其在渔船民管理、海上维稳、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形成了“人人是哨兵,船船是哨所”的良好局面。
  目前,全市共有15个边防派出所按照“同一船籍港、同一作业区、同一居住地”的原则,分别组建由边防民警和渔船民党员任正副书记和委员的“海上流动党支部”共19个,实现178名零散流动党员重新“入党”和“归建”。以“渔船协同作业”为原则,合理划分70余个党小组,精心挑选责任心强、德高望重的渔船民党员担任党小组长,160余艘渔船全部有定点联系党员,真正将沿海的渔船和渔船民全部纳入党组织管理视线。
  在配合边防派出所办案、救助、调解纠纷过程中,渔船民党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久前,石岛边防派出所接到线索,辖区内一渔船民党员的渔船上,隐藏着一个逃犯,民警立即将这一情况告知了该渔船民。此时,该渔船民刚刚驾船出海,如果立即返航,他将面临不小的经济损失。然而,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坚持了党性原则,立即返航,配合边防派出所将该逃犯抓捕归案。
  去年5月份,在威海市区的北海边,一位老人乘坐橡皮筏出海钓鱼,不料遭遇大风天气,风浪将橡皮筏推向深海,急需救援。由于风浪太大,很多渔船民不敢驾船出海,关键时刻又是党员渔船民挺身而出,驾船载着孙家疃边防派出所的民警出海,耗时数小时将被困老人救回。
  石岛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宋晓双说:“我们以外省籍渔船、本省籍渔船、渔业公司和船舶修造企业为基础,共成立了4个海上党支部、14个党小组,集合了82名党员。通过强化日常教育和宗旨意识教育,切实地提高了渔船民党员的思想认识和党性修养,使其成为沿海管控的一支重要力量。”
  “海上流动党支部”增强了渔船民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了渔船民党员在政策宣传、信息搜集、打击海上违法犯罪、海上救助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威海边防支队由此将党建工作和平安建设触角一同由陆地向海上延伸,凝聚起平安建设的正能量。
  截止目前,依靠渔船民党员提供线索依法打击违法犯罪26起,制止越界捕捞15起,开展海上紧急救助32次,救助渔船民群众47人,挽回各项经济损失90余万元。通过“海上党员之家”帮助渔船民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500余件,发布各类生产信息2400条,为3000余名渔船民实现转产;“海上流动党支部”所涉及辖区电话抽查满意率达100%。
  18日上午,在石岛渔港,海上流动党支部第一党小组的渔民观看十九大开幕。
  在威海市中心渔港的“海上党员之家”,渔民党员举行党支部会议。
“编外警察”在渔船站岗 海上党建与科技管海结合,实现精确管控
  在孙家疃边防派出所的勤务指挥室内,先进的科技设备可以让民警对辖区“一目了然”,实时把控。
  怎样让每一艘进出港区的船舶都处于“可知、可识、可控”的状态?
  威海边防支队加强高清监控设备,“视频来站岗、探头去巡逻”,实现了“以港管船”和“科技管海”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对进出港区船舶的精确管控。然而,再强大的科技技术也取代不了人的作用,该支队更是通过遍布各码头的“海上流动党支部”,发挥渔船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治安积极分子的作用,争取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发现异常迹象。
  去年,轰动一时的“5·26”特大组织、运输他人偷越国境案,报警人正是一名治安积极分子。当天,该渔船民发现有11人在石岛国际锚地登船,认为其有偷越国境的重大嫌疑,第一时间向石岛边防派出所报警并提供重要线索,支队顺藤摸瓜,一举抓获涉案人员33人,查证偷越国境人员85人,查获涉嫌运送偷渡人员千吨级外籍远洋船舶1艘。
  今年4月21日,停放在合庆码头的两艘渔船被盗,共价值30万元。孙家疃边防派出所接报后,立即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调取现场周边图像,将所有可疑车辆信息录入车辆多特征智能识别系统进行海量信息比对,在最短时间内锁定了犯罪嫌疑人进出现场的行动轨迹和身份信息,随后在孙家疃镇一居民楼内,将犯罪嫌疑人宋某抓获。
  今年年初,涝台边防派出所通过海防视频监控,成功抓获一个4人组成的海上盗窃团伙,追回了100余笼被盗的养殖扇贝,为养殖户挽回了经济损失,其办案效率得到了渔船民的赞扬和肯定。
  此类案件的侦破,得益于威海边防支队在全市打造的无缝覆盖的技防格局,更得益于渔船民党员的积极协助。
  以在上述案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沿海视频监控为例,该支队在以“五张视频监控网”为主体的沿海视频监控体系建设中,在沿海港口码头停泊点建设高清视频监控,增建人像智能识别、智能安防、车辆多特征智能比对、海岛智能管控等人工智能系统前端,积极拓展智能监控在进出港动态监管、渔船民智能识别、特定海域管控等工作中的实战应用,自主研发船舶进出港和泊位动态监控预警系统、依托海防视频监控、电子围栏对进出港船舶进行动态报警、跟踪识别,利用“RFID”、人像智能识别对进出港船舶及渔船民进行自动识别、智能比对,实现对进出港渔船的动态化、可视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
  而在建设沿海视频监控体系过程中,“海上流动党支部”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支部成员均是来自渔业生产的一线,他们根据各自岗位不同特点向边防支队提出了积极可行的建议。支队在建设这套视频监控体系时,按照“边建、边改、边完善”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贴近渔船民生产作业实际,切实发挥出视频监控系统最大作用。 
  今年,威海边防支队升级改造了417个沿海一线高清视频监控、14个海防视频监控站、3个县级海防视频监控中心,全力推进新建监控探头与派出所勤务指挥室监控平台的联网整合,辖区盗窃渔养物资、海珍品等侵财类案件同比下降35.6%,极大地提升了管海效能。
  “我们在全市沿海港口码头停泊点引进人像智能识别、车辆多特征比对等智能监控系统,加强对进出港人员、车辆、船舶的智能识别比对。更可贵的是,我们的数百名渔船民党员和治安积极分子都是‘编外警察’,他们更容易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状况。一旦发现可疑线索,我们立即响应,迅速处置。”威海边防支队司令部边境管理科科长王暖强说。
  如此一来,每一艘进出港区的船舶,全部处于“可知、可识、可控”的状态,同时,支队也实现了对进出港区船舶的动态捕捉和精确管控,让依岛控海、依岸治海、依陆管海三位一体的海陆立体管控体系成为现实。
渔民提需求,党委来解决 海上党建促进边防服务更便捷更贴心
  专职船管辅警在威海市中心渔港巡逻。
  建设“平安海疆”的最终目的是“人平安,船平安、辖区平安”。为服务好渔船民,威海边防支队近年来不断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等方式,向渔船民尤其是渔船民党员征求对“平安海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一些“海上流动党支部”也积极协助边防部门收集渔民们所提出的问题,汇总后整理成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受到了威海边防支队党委的高度重视,继而促进了边防服务的创新。
  船员办证有着很强的季节性,时常出现扎堆办证的现象。民警累,渔船民对排长队也不满。中心渔港“海上流动党支部”的党员们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写成建议书递交给了孙家疃边防派出所。威海边防支队党委对这一建议非常重视,立即着手引入了渔船民信息快捷采集办证仪,并进一步简化了进出港查验和年审程序。
  “办船民证不用排队,也没有繁琐的手续,几分钟时间就把证件办好了,真是太方便了。”办证的渔船民李永喜高兴不已。这次,老李来来到孙家疃边防派出所的服务大厅办理船民证,民警没有把他引到人工服务窗口,反而将他带到了一台渔船民信息快捷采集办证仪前,老李将二代身份证放到办证仪上,不一会证件就办齐了。
  老李使用的渔船民信息快捷采集办证仪,采用的正是威海边防支队自主研发的渔船民信息快捷采集系统。办证者只需提供二代身份证,该采集系统就能利用二代身份证自动识别读取、二维编码智能关联等技术,实现渔船民证件快速办理打印、信息快速采集以及各类重点人员同步核查比对。
  今年以来,通过“渔船民信息快捷采集系统”,威海边防支队共为渔船民办理出海边防证件3800余张,办一张船民证用时由原来的5分钟缩左右短至20秒以内,实际工作效率提升十几倍,有效解决了办证高峰期船员排队等候的问题。
  今年春天,孙家疃边防派出所“海上流动党支部”党员李全威发现边防警力大多是在中心渔港这种大型的渔港驻守,而偏远的小码头、小型停泊点仅有民警定期来巡逻,治安管控还存在盲区。他通过“海上流动党支部”向威海边防支队党委提出建议——加大巡逻力度,增强渔船民的安全感。这一建议得到支队党委的高度重视。10月11日,威海边防支队环翠边防大队招聘的20名专职船管辅警在军事化培训半个月后正式上岗。这也是全省首支专职船管辅警队伍。
  “现在,这帮小伙子一天来巡逻好几趟,再也不担心我那些渔网遭贼了。”在环翠区的靖子码头,党员李全威这样说。
   环翠边防大队政委陈涛介绍说,考虑到目前海岸线治安情况繁重,环翠大队争取环翠区政府、环翠公安分局大力支持,按照“政府出资保障、分局统一招录、边防管理使用”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并通过层层选拔,招录了这20名专职船管辅警。这批辅警被分配至孙家疃、双岛及水上三个边防派出所,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辅助民警进行三个边防派出所47.5公里海岸线内的港口巡逻、治安案件处置、船舶查验、证件办理等相关业务。
  专职船管辅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以孙家疃边防派出所为例,该所辖区有大小码头5个、渔船停泊点8个,像中心渔港、合庆码头这种船只、渔船民众多的码头,都有民警驻守,但靖子码头等一些小码头、小型停泊点就因警力不足的原因,很难达成警力覆盖。有了专职船管辅警队伍,这帮全副武装的帅小伙们每天都要把全部的码头和停泊点巡逻好几遍,渔船民们的安全感顿生。
  日前,孙家疃边防派出所的两名专职船管辅警在协助民警进行流动人口对比排查时,发现一渔船上的船员朱某是名涉嫌危险驾驶罪的网上通缉逃犯。专职船管辅警立即将情况通报回孙家疃边防派出所,民警联系上了渔船负责人,但该船却还在海上作业。两天后,渔船回港,朱某也随即被擒获归案。
  据孙家疃边防派出所教导员赵阳介绍,仅半个月来,分配给该派出所的10名专职船管辅警就协助民警与渔船民签订各类责任状410余份,签订出海责任状230余份,办理渔船民证件580余张,船舶摸底建档180余册,涉海行业单位建档60余册,船舶出入港登记120余次,“有了专职船管辅警,民警的工作压力减轻了不少,关键是我们的工作更有成效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