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户口在,根就在”
68岁的王观胜放弃多年生意,来济照看孙女十年
2017年11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观胜与山青社工王鹏聊天谈心。
     68岁的王观胜在济南照看孙女已经10年。10年的济漂生活,改变了王观胜的口音,他也逐渐适应了住楼房的“憋屈”。可老家的房子他始终没有卖,户籍也一直没迁。他始终想着:“老家、户口在那儿,就说明根还在那儿。等孙女再大些,我还是想回老家”。

  文/片 本报记者 王杰  

曾开上百人工厂
为了孙女放弃生意

  10月27日下午,时值深秋,天高气爽,金灿灿的阳光洒在历下文化广场上,许多老人在此晒着太阳聊天。广场周边学校较多且距离都不远,因而每天下午广场上都会聚集一批老年人,他们大都是接孩子的,王观胜便是其中一位。
  儿子就住在离广场不远的甸柳三居。起初,王观胜夫妻俩与儿子一家三口同住。但人老了便图清净,为此六年前,儿子又在离自家不远的现代逸城为王观胜夫妻置办了一套房子。
  每天早上五点老夫妻便起床,半个小时的公交车车程,就能来到儿子家。之后,老伴便开始忙活全家的早饭,“嫌住楼憋屈”的王观胜则会到小广场上散步、锻炼身体;早饭做好,儿子全家起床,吃完早饭已快七点,王观胜便送孙女上学。“在儿子家,我们夫妻俩分工明确,老伴主内,我主外。”这样的生活已近10年。
  2007年,接到儿子通知,王观胜与妻子从潍坊昌乐县城来到济南。“要是孙子,就不来济南看了;女娃体质有点弱,就得多照顾点。”
  来济南之前,王观胜下了很大决心,因为这意味着他要舍弃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事业。自28岁开始,王观胜便下海经商。上世纪80年代,便开起了一家有百人规模的塑料颗粒工厂。后来生意几经沉浮,有赚有赔,他开始总结生意亏本的经验,将所赚的钱用来在老家买地盖房,“这就成了固定资产,亏本能亏到哪儿去?”
  一边是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生意,一边是身为人父的责任。两难之间,王观胜选择了后者,“孩子叫过来帮忙,还能不过来?这不是一个义务吗!”就这样不到一个月,他便急匆匆地将生意盘了出去,并低价出租所盖的门头房。“一年20000多元收入,花销不用儿女的,算是省心吧。”
初到济南闲不下来
经营超市排解失落感

  刚来济南的前三四年,孙女没上小学,起居都由老伴看着,王观胜相对清闲。这种除了看孙女别无他事的“单纯”生活,让常年跟外人打交道做生意的王观胜感到消沉。“从很忙突然变得很闲,一下子转变不过来。”
  由此,王观胜便开始琢磨着找点事干。2009年,通过儿子介绍,王观胜在解放路一所学校内开了一家小超市。这对于商场老手王观胜来说,信手拈来:薄利多销、多买多送,超市生意尚算兴隆,一天平均能卖近2000元。
  借着超市生意,他还结识了不少忘年交,认识了学校里不少学生。直到现在,许多学生还经常来看他,“有东营的、菏泽的、泗水的,直到现在还给我打电话。跟他们打交道,真的开心,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
  不过两年后,租约到期,孙女上小学,需要王观胜看护的时候到了,他没再续约,超市的生意就此结束。“得回归主要任务了,一些东西看得太值钱,也不行;我们俩来济南就是为了照顾孙女。”
  为了子女,王观胜夫妻放弃了许多,但老两口也有自己的坚持。与儿子一家三口同住,日子一长,生活习惯、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冲突,让王观胜感到不自在。如怕影响孙女学习,电视机不能随便开;老人习惯早起早睡,但年轻人却很少如此……
  王观胜甚至想回老家躲一阵,让老伴儿先暂时看着孙女,但是老伴儿不同意。王观胜便最后给儿子下“通牒”,“我就跟他说,赶紧买一套房子,不然自己就回老家了。”
  搬了新家之后,王观胜便开始了现在的“三点一线”生活。搬进新家,王观胜很少带孙女过去,“不是不疼孙女,是怕耽误她时间。该学习的时间,去那里正好有了玩的理由。我在家看电视,她过去肯定凑上来看。干脆别过去,打消她玩的念头。”
鼓励同龄人参加活动
爱替外地老人打抱不平

  除了接送孙女上下学的日常工作,王观胜最大的兴趣爱好莫过于中医养生。早些年间,他突发脑血栓,经过治疗虽已好转,但也留下了右腿时常发抖、走路一瘸一拐的后遗症。打那以后,他便开始自学中医,尝试着自医自病。
  多年的学习,王观胜感觉有所小成,朋友家人有了一些小毛病,他都能给个建议。靠着这个本事,他在济南也交了几个不错的朋友,平日隔三差五便凑在一块儿探讨中医养生。十年的济南生活,王观胜逛遍了济南大大小小的中医药材市场与药店,“哪个店面的什么中药便宜,我都熟悉。”
  在济十年,王观胜的口音中难觅潍坊调,只有谈到兴起时,才会露出几句“哈水”等家乡方言。老家的房子始终没有卖,户籍也一直没迁。提及为啥不落户济南,他总拿“等着家乡拆迁”的玩笑话来搪塞。可他明白,与其等待的是遥遥无期的拆迁,不如说是对家乡的思念。“老家、户口在那,就说明根还在那儿。人哪能离开根,等孙女再大些,我还是想回老家。”
  每逢孙女放长假,王观胜都尽量回昌乐老家去看看。尽管在济南住了十年,逛遍了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王观胜始终觉得很陌生,自己一直在外地。“在济南,心情总觉得不自在,回到昌乐,心里立马就觉得敞亮了,说话也有底气。”
  在历下文化广场,许多看孩子的老年人都与王观胜一样是外地人,虽然来自不同地方,但王观胜与他们的交情颇好。初来乍到,不少老人对陌生环境还有抵触,经常一个人发呆,默默不语。每每见此,王观胜都会鼓励老人,让他们参加社区活动。
  而最让他看不惯的是,个别本地老人对于外来老人的不尊重。老人在广场聊天,谈到较真时,个别当地人动不动就拿“你农村来的,根本不懂”这样的话来反驳。如此话语,让不少怯生的老年人垂头丧气地沉默起来。
  可王观胜却不同,每每听到类似话语,他总会站出来为外地老人反驳,“上数三辈不都是农村出来的吗!有什么可牛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