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公安分局黄屯派出所教导员孔令法——
推进信息化建设,“天网工程”显成效
2017年11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见习记者 孔茜
  从洸河街道一个辖区到5个街道先后整合划入,从租住的办公区域到实现多警种集中办公,高新区公安分局与高新区一同成长,点点滴滴印证着高新区的变化。作为高新区公安分局的一份子,高新区公安分局黄屯派出所教导员孔令法参与其中,与战友们共同守卫平安高新。
基层信息化不断完善,天网工程守护平安
  2002年,高新区分局刑警大队还没有法医,也不具备尸检、痕鉴等技术,相关鉴定工作需依靠市局支持。当时的一个案件,着实让孔令法和同事们犯了难。“我们的队员一趟趟往返市局、分局、现场,查疑点、做鉴定,整整7天7夜,吃住在队里,通过一轮轮分析、研究,最后用一周的时间破获了该起凶杀案。”孔令法说。
  但在那种环境下,刑警大队勇于克服各种困难,以守护市民生命安全为己任,不分大案小案,竭尽全力侦办。除一线侦办人员外,分局人员少、工作多,身兼数职更是常事,但大家都努力工作,做事从不掉链子。
  近年来,随着高新区在关键路段安装监控设备,建立完善天网工程,对基层信息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将‘两抢一盗’犯罪嫌疑人图像进行搜集、整理,案件发生时,依据大数据信息采集进行比对、研判,破获了数百起治安案件。”孔令法说,一般盗窃类案件,虽不是大案,但是侦办起来所需时间较长,警力需求大。通过信息化分析研判,有些案件2小时就成功告破。
  信息采集和大数据的研判,大大缩短了办案的时间,打破了传统人面比对的模式。同时,对外公开招聘计算机专业人才扩充队伍力量,也在不断强化信息化体系搭建的技术支持。
“大派出所”变成“大分局” 发展有目共睹
  回忆起高新区的发展,孔令法感触颇深。在高新区公安分局建局之初,只有洸河街道一个辖区,分局更像个“大派出所”。2002年开始,柳行、黄屯、王因、接庄先后划归,辖区大了,人员多了,曾经的“大派出所”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分局”。
  2009年,高新区公安分局有了固定的办公区域,实现了刑侦、经侦、特警等多警种集中办公。分局越来越好,各项配备也不断完善,孔令法看在眼里,喜在心中。现已是黄屯派出所教导员的他,谈及办案本职工作,仍然干劲十足,与战友们一同守护高新区的平安,是他心中的最高责任。
  “可以加强大数据采集,拓展辖区门面房及社会面的信息采集,同时将具有犯罪前科的人员添加到新的数据库中,便于警情研判;对治安重点区域重点巡逻排查;实现门镜工程,增加社会面监控,有效降低发案率,提高办案率;还可以购入定位设备,免费为居民的电瓶车安装GPS定位系统,车辆丢失后迅速锁定……”对于以后的工作,孔令法有很多想法,一说到这些事,他就有说不完的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