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丽“天山红”礼赞时代精神
周尊圣:“变”才是不变的真理
2017年11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天山红
  ▲不朽的胡杨
  ▲天山红
     周尊圣,1958年生于黑龙江林口县,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新疆广袤的瀚海戈壁、自然山川、风物人情、天山大漠、丝绸古道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二十几年二十几次走进新疆,在艺术创造中创立了“天山山水画”的独特风格,开拓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新领域。他追求悲壮之美、苍凉之美、雄强之美、阳刚之美。以大漠为纸、胡杨为笔,以炽热的红色激情,泼洒生命的旋律,谱写天的大象、山的风骨,奏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乐章。

  本报记者 范佳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周尊圣看来,“变”才是唯一“不变”的真理,这是艺术创作的规律。他的“胆大妄为”,为当代美术史涂上了一块瑰丽的天山红,他的“异想天开”又为人们奉献了一片惊心动魄的胡杨林。
画胡杨
是对生命的探索

  周尊圣认为,从历代绘画来看,艺术的存在价值就在于创新。艺术作品必须以崭新的面貌来表现这个崭新的时代。而从绘画市场的角度来看,收藏家、爱好者也更喜欢具有新意的作品。
  对于胡杨的创作,行内人都了解画好并不容易。从形象来看,它毕竟只是棵树,从色彩而言,为了体现其不死不倒不朽的精神,往往用黑白灰来强调这种内在力量。从市场的需求出发这是小众的,从绘画角度也很难深入。
  但周尊圣坚持画胡杨多年,已将其当成了一种对生命的探索。为了画好胡杨,他关掉手机,一个人呆在画室几个月与世隔绝,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在偌大的工作室里,只有他一人。“到了凌晨,四周静得出奇,连大老爷们都觉得毛骨悚然。”周尊圣说,他特意买了只小狗陪他度过这段闭关的日子。
  近几年来,周尊圣在写生和创作过程中,走进了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却把“怎样表现胡杨”放到了其后,再从生命意义回到“怎样表现胡杨”而徘徊于两者之间。
  大西北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胡杨3000年”: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l000年,倒而不朽1000年。走进胡杨深处观察感悟三个千年的神奇,后两个千年是表现的重点。粗大的树干矗立于荒漠,树叶被寒风吹尽,枝杈被风沙折断,树头也被无情的岁月斩去,只有千年不倒的身躯傲然挺立,似人体雕塑的残缺,皮肤、筋骨、血液,给人心灵的震颤。与天对吼的大嘴,与大漠狂舞的英姿,哭诉的胡杨泪,硕大的眼睛直视苍穹,是渴望生命的神情,是不死不朽的传情,无不发出内心的呐喊和激荡。在情与泪,水与墨的交融中,他找到了胡杨的“魂”与“神”。
学习传统
而不拘于传统

  对于天山山水画,周尊圣也从技术层面到精神层面研究了二十多年。199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专门为他举办了“天山山水画学术研讨会”,这坚定了他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艺术之路的信心,这种信心就是创新。
  在长期的实践中,周尊圣的体会是创新要与时代融为一体,并要在继承发展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保留传统元素。
  周尊圣认为,风格的前提是技法的改变。古代绘画延续几千年,传统表现山石树木、云阁楼台的勾皴点染的程式,要表现这块寸草不生的土地,已显得束手无策,必须创造新的表现技法,才能形成强烈的个性及风格。他尝试打破传统技法,采取先染后皴加擦,在半湿不干时勾勒落墨,以墨破色,使得色墨更好地相融,才能体现干山的质感。“既然表现干山就必须用湿的画法,才能体现出中国画妙在用水,润而不燥,尽最大可能在创新中保留了传统绘画基因。”
  从用色上,周尊圣坦言,从传统山水到现代水墨,再到实验水墨,对红色的运用都是慎用的,更不敢想象一幅山水画通体运用红色。这也是“天山红”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接受之前的普遍观点。因此,他从感受红色砂岩到创作第一幅“天山红”作品之间,相隔了四年,“天山红”的大胆尝试和实践,应当说符合了这个时代。
  周尊圣对红色研究创作多年,主要以新疆天山为创作基地,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红色是民族精神,是民族气节,是红色文化的传承,是中国人内心流淌的色彩,“借得江山三分色,裁我天山一段红”,这是他多年潜心研究创作的凝固色,是他天山山水画的灵魂。周尊圣说,作为当代山水画家,必须学习传统而不拘于传统,必须站在时代前沿创造性地发展艺术,才能被这个时代所接纳、流传。
山东是书画圣地
会长期合作

  周尊圣与山东结缘已久,并与齐鲁晚报合作多年。“山东是文化大省、收藏大省,喜欢文化、绘画的人很多。齐鲁晚报的覆盖力、组织能力、专业性都很强,我愿意长期和晚报合作下去。”周尊圣说。上世纪90年代,山东就是书画圣地,全国的画家都来山东交流。如今再来山东,有利于培养新生代的收藏家。年轻的收藏爱好者,更推崇艺术创新,更追求绘画作品背后的精神鼓舞。
  有一次活动让周尊圣至今印象深刻。2015年,他与齐鲁晚报合作,第一次在山东举办了藏友见面会。“我真没想到,竟来了那么多书画爱好者,他们既认真,又热情,提的问题都很专业。这也激发了我的热情,现场的互动气氛特别好。”周尊圣说,他虽然参加的书画活动很多,但和老百姓近距离交流接触的机会很少。“艺术必须接地气,扎根人民。这样的活动让我很感动。在齐鲁文化底蕴的推动下,今后这样的活动肯定会做得更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