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北韵,传承出新
——专访著名画家郭志光
2017年11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花冠照日芥羽生风
  ▼悠悠天韵鹫飞来
     当代花鸟画如何在传统花鸟画及现代花鸟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显然是花鸟画家面对的重要课题。多年来,众多画家们在为开创既保持传统花鸟画基因、特质,又富有时代精神并独具个性的花鸟画而努力探索,当代著名花鸟画大家郭志光正是其中成就卓著的一位。近日,本报记者专访郭志光,解读他南风北韵、传承出新的艺术特质。
本报记者 张九龙       
   花鸟创新
 取法于时代生活

  郭志光从事中国画教学与研究长达半世纪,对中国和山东花鸟主题创作一直很关注。在他看来,中国画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主要表现在民众普及率高、画家数量多、作品质量高等几个方面。山东是孔孟之乡,也是传统文化大省,是一片培育艺术的热土,书画艺术发展非常迅速。“花鸟作为中国画的重要创作主题之一,工笔花鸟、写意花鸟近年来都佳作频出,总体来说形势是很好的。”郭志光介绍。
  文人大写意花鸟画的成熟晚于明清、高峰突起、大师辈出。对此郭志光坦言:“对现在的画家来说,如何继续把花鸟画发展下去,是摆在当代画家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习近平曾勉励广大工作者,“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郭志光长于包括雄鹰在内的花鸟创作,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说:“艺术创作既要有高度,又要有深度、精度,这实际上是很高的要求,对中国画创作来说更是如此,不仅要打好牢固的基础,还要有全局观、时代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吸收养分,才能不断创新发展。”
  郭志光认为,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生活、文化的土壤和人文精神的支撑,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也是中国画的核心组成部分。驱墨如云、运笔如风不仅是雄浑的气魄,更是对文化精神的守护传承和创造性的表现表达。他的大写意花鸟创作,正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传统绘画何去何从的有益探索。
 国博个展
 传统展露新意境

  郭志光1962年考取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师承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陆维钊、沙孟海、刘苇诸位近现代中国画名家,在创作风格上受“海派”画风影响深远。
  “我创作有画草图的习惯,正是从‘浙美’求学时养成的,延续至今。”郭志光表示,老先生们不仅艺术造诣很深,而且对学生的培养也很重视,要求非常严苛。当时,陆维钊先生教书法,要求学生一周交七幅作品,而且每周会把学生聚在一起,一个字一个字进行点评,起初大家常常是被批得无地自容。“这种训练倒逼着我们在课下自己再去下功夫,寒暑不休,鞭策着我们一点点进步。”
  今年5月,“南风北韵——郭志光艺术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共展出郭志光近年创作的60余件巨幅大写意花鸟画。从此次展出的作品内容来看,除热带鱼、熊猫之类,基本都属于花鸟画的传统题材,诸如牡丹、梅、竹、荷、鸡、喜鹊、鳜鱼等,但是,通过画家巧妙的立意、构思和个性化的表现,这些前人屡画不鲜的花卉鸟兽,都被赋予了新的艺术形象和意境。此次画展充分展现了郭志光在积极探讨花鸟画书写与表现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了首都美术界专家学者及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刘大为、杨晓阳、邓福星等专家认为,郭志光传承了花鸟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缘物寄情”的传统精神,体现出深厚的功力、严谨的法度、恢宏的气势,并在关注现实、观察生活、融会时代精神、融入内心的基础上开拓了花鸟画创新的境界。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龙瑞在参观画展之后说,中国画自古就有画分南北的说法,郭志光既擅长南方画作韵味、笔墨气息上的灵秀,又注重北方画作的雄健、豪放。美术评论家刘曦林认为,郭志光带有文人气质的现代花鸟画已经使得他独步于齐鲁画坛。花鸟画这个画种还有一个特殊的规律,就是大器晚成,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和文化修养的积累,他的笔道会越来越老辣,画得越来越自然,从而达到一种更加浑然、更加无法而法的境界。
 南风北韵
 精气神跃然纸上

  郭志光师承老师潘天寿花鸟画特征,保持着写生的习惯,走到哪就画到哪,由此积累了大量空中鹰鹫、江河游鱼、枝头喜鹊、湿地禽鸟、山野动物和藤石花木的素材和草图,创作了一系列大幅作品,在题材、尺幅、绘画语言、绘画技法等方面,对大写意花鸟画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突破。
  艺术风格的形成与艺术家的性格、天资、禀赋、艺术思维、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有直接关系,“南风北韵”四个字正是对郭志光艺术创作风格的精准概括。潘天寿的博大,吴茀之的豪放,诸乐三的浑厚,陆抑非的灵动,陆维钊的严谨,在郭志光笔下都有吸收融会和属于自己的表现,这既来自严格的师承训练,也是前辈教诲和自我有意识追求创新而使然。江南的人文精神和自然风貌启迪了他,使他的作品具有江南画风的苍润灵动。
  从“浙美”回到山东,受到家乡风土人情的滋养,在画中,他又融入了北方恣意奔放的风格。“他注重写生,深入生活,齐鲁文化丰富的人文色彩和造型意趣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瑰丽的色彩与雄健厚重的笔墨交相辉映,文人画的诗意精神和朴素的生活趣味融合为一,从而形成了自身独到的艺术风格。”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潘鲁生评价。
  笔墨写照人生。鸟语花香、鸢飞鱼跃的物象背后不只是审美的理想和创作的格调,更是对世事人生的深沉体悟和情怀,是中国画内在的精神境界和追求。正如刘大为、杨晓阳、邓福星、潘鲁生等专家所言,郭志光传承了花鸟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缘物寄情”的传统精神,体现出深厚的功力、严谨的法度、恢宏的气势,并在关注现实、观察生活、融会时代精神、融入内心的基础上,开拓了花鸟画创新的境界。
  郭志光,字玄明(亦署悬明),室名三面佛山望外楼、知守斋,号擂鼓山人。1962年考取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师承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陆维钊、沙孟海、刘苇诸位近现代中国画名家。
  郭志光先生出版有《郭志光画集》、《郭志光印象——全国著名中国画家学术邀请展·花鸟篇》、《郭志光精品集》、《郭志光花鸟画法》、《鹰鹫的画法》、《猫头鹰、猫的画法》、《当代笔墨百家——郭志光卷》等多部艺术作品专辑,以及体现着艺术家独到思想体系的理论专著《花鸟画画理》。
  郭志光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书画学会会长、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山东当代国画研究院院长、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山东省政协联谊书画院副院长和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1年荣获山东省委、省政府“泰山文艺奖”艺术突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