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铸根基,再创风貌
郑训佐:以人文为根基的书法名家
2017年11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于悦        

  “山东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郑训佐说,山东是“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故里,因此可以称得上是书法的故乡。正是因为有这一历史的助力,时至今日,山东在书法艺术方面仍有自己的优势。在目前全国设有书法专业的高校中,从本科到博士后,山东的生源数量最多,质量最好。“这也说明,山东的年轻人承继了传统,对书法怀有一种特殊的热情。”
  “从山东书法界的创作实力来看,”郑训佐介绍,在全国重要的书法展览系列中,山东的作品在入展数和获奖数量上,常常名列前茅。至于创作队伍,则非常壮大,更重要的是,年龄结构也非常合理,老、中、青中皆有在全国深具影响力的书家。
  “山东的书家能紧紧抓住传统,从传统切入,但是绝不保守,因此许多书家能处理好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问题。这大概也是山东书法在今后发展中的最大潜质。”郑训佐认为,不管是是对传统的整合,还是探索创新,在山东都有良好的生存空间,这也是全国书界对山东书界的共同的评价。
  山东的书法理论界也有强劲的势头。“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创作和研究不平衡的现象。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得到改善。”郑训佐说,一些从事书法理论的新秀,在全国重要的研讨会上获奖,受到书法界的关注。这样,理论和创作就形成了一个双向交流、互相影响的态势,这对两方面都有好处。
  郑训佐的主业是中国古代文学。而研究古代文学必然涉及到古代书法,再加上自己对书法颇具热情,所以在从事专业的同时,也从事书法方面的研究和创作。
  郑训佐年幼时便随母亲下放到农村。在那样一个年代,他甚至找不到一本像样的字帖,无奈之下只能把报纸、画报的报头剪辑成册作为范本,字体主要是新隶书、新魏碑以及郭沫若体的行草书。这种练习的方式虽然很不规范,但在当时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1977年恢复高考,1979年,郑训佐考上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他开始在学习之余练习书法。“每天拿出半个到一个小时来练书法,零打碎敲地学。”他说,尽管也是出于爱好,并非专业训练,但至少已经把书法当成了艺术,而不仅仅是写字。
“开始接触的是文征明的书法,因为文征明的字很漂亮,有些唯美主义的倾向,很吸引年轻人。”但大学毕业两三年后,他发现文征明的字过于圆熟,用笔简单,内涵上存在缺失,风格上未能免俗。因此,转入汉碑经典、二王、颜真卿、米芾、王铎的系统学习。在研习书法的道路上几经求索后,郑训佐对草书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二王”作为行草书的源头,是具有母体性质的。米芾在“二王”基础上有破有立。王铎相当勤奋,博采前人之长,于经典中寻找创作灵感,因此既有古典整合意义,又极具创作意识。”这种理念正是郑训佐先生推崇的,他说:“书法应有深厚根基,然后才能自铸风貌。”
  郑训佐,安徽省天长市人。现任山东大学书法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