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四花”皆盛开幸福“果实”自然来
看济阳县新市镇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1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新市镇扶贫产业园开园。(资料片)
  新市镇光伏扶贫项目。
     新市镇是济阳县西北部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近年来该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算账为核心,以发展为根本,以党建为引领,以“精准”为基础,走出了一条“栽花”打基础、“插花”解难题、“绣花”保精准、“添花”求创新的扶贫新路。
  本报记者 刘慧
通讯员 王勇 徐春亮

在“栽花”上下功夫
筑牢扶贫攻坚基础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扶贫工作中,新市镇将抓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高度融合,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目前,新市镇“党建之花”遍开基层,广大党员率先垂范,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冲刺”时刻,“党建引领”效应进一步凸显。 
  贫困老年人自我发展能力弱、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为此,新市镇按照“子女尽孝、政府奖补、社会捐赠”的原则,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帮助190名贫困老人享受到了孝善扶贫政策,栽下的“孝善之花”开遍新市镇的角角落落。
  新市镇栽下“产业之花”,大力发展了瓜菜大棚和光伏发电两大产业,仅2016年该镇扶贫项目累计纯收入就达到了40.9万元,收益率9.74%,分红率100%,人均分红超过了500元,多的达到了1250元。
  另外,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例子比比皆是,为此,新市镇栽下“医疗之花”,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详细介绍医疗扶贫政策,为贫困户编织了一张安全、有效、温暖的医疗保障网。目前,新市镇栽下的扶贫之花,成为了整场脱贫攻坚战的基础。
在“插花”上下功夫
破解非贫困村脱贫难题

  脱贫路上不能掉下一人,难题需破解。但现实中,扶贫政策和资金多向贫困村倾斜,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成了一大难题。目前新市镇共有432个贫困户、1215人实现了脱贫,而非贫困村只有5户、10人,在尚未脱贫的631个贫困户、1101名贫困人口中,仅非贫困村的贫困户、贫困人口就分别占到了63.4%和53.3%。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拔掉“穷根”,新市镇多方筹集资金800万余元,建设了占地158亩、22个高温大棚、5个大拱棚的扶贫产业园,探索了一条“插花式”精准扶贫新路子,开创性的将园区打造成全市“插花式”扶贫的新亮点。
  为做到产业园租金分配的公平合理和效用最优,新市镇探索建立了“花篮式”帮扶资金分配机制,把50万元的租金整合放在一个篮子里,专账管理,统筹使用,实现了扶贫产业园和贫困户利益的有效连接。
  花开精准,花香满园,新市镇打造了全省“插花式扶贫”先行区,为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承诺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绣花”上下功夫
确保扶贫工作精准落实

  扶贫工作中,新市镇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下“绣花”功夫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在“绣花”上积极探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抽调各部门、管区精干力量到扶贫办集中办公,制定工作任务分解图,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具体工作中,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及数据清洗工作,逐村逐户研究脱贫计划、制定扶贫清单、填写脱贫手册,把各类资料归档整理、专人保管、集中存放,还组织人员实地测量近年来建成的扶贫项目,明确项目的四至、方位、亩数等,完善项目档案资料。
  另外,新市镇坚持将责任细化,明确“第一书记”、管区及扶贫办的责任,使整个扶贫工作形成了一个责任相连的责任圈。同时,定期督查责任落实情况,确保了扶贫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和贫困群众真正获得实惠,并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家庭状况进行分类管理,制定针对性的帮包方案,确保有效施策、因户施策。
  新市镇在脱贫攻坚上下了“绣花”功夫,算清了贫困账目,落实了扶贫责任,激发了扶贫动力,绣出了扶贫攻坚“必胜之花”。
在“添花”上下功夫
创新举措扶贫有声有色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才能适应新形势。”为确保党的好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新市镇在“栽花”、“插花”、“绣花”的同时,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坚持在“添花”上下功夫,确保扶贫攻坚开出更美好的花朵。
  今年5月份,济南市第三批派驻新市镇的4名第一书记,探索出一套“党建工作1+3,脱贫任务聚合力,产业发展抱团上”的共享式第一书记工作新模式,并利用自身和单位优势,为其它贫困村争取建设项目,共同为农村发展建设“把脉诊断”,出点子、找路子,收获了1+3>4的帮扶效果。
  为帮助贫困户实现自身脱贫,新市镇组织成立了贫困户务工服务中心,对全镇闲置的贫困户劳动力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年龄、技术、性格进行详细划分,进村入户一对一的宣传推介就业信息,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中,新市镇通过深入分析15个贫困村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巧借“飞地脱贫”模式,帮助贫困村实现了“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
年底前贫困村全摘帽

  新市这个济阳县最西北部的农业乡镇,在相关领导的带领下,扶贫“四花”已经盛开,并已呈花团锦簇之态。据了解,新市镇2014年共识别出贫困村15个,贫困户1068户,贫困人口2316人,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2017初全镇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66人,截至今年9月30日,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年底前贫困村将全部摘帽。
  目前,新市镇15个贫困村也已全部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信息,扶贫产业园项目、瓜菜大棚项目、光伏发电项目运转高效,收益稳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收入逐年增加;群众摆脱贫困,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全镇迈入了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如今新市镇干部队伍扶贫业务精、情况明,作风硬朗,面对“硬仗”勇于担当,务实有为,有信心、有思路、有能力,能扑下身子,一件一件落实,一件一件做好,切实让群众看到了实绩、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增进了干群关系,筑牢了党在最基层的执政基础。
  “越是接近目标,越是要坚持不懈。”新市镇深知这句话的道理。下一步,新市镇将继续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扶贫“花更艳”、“果更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