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进的家委会,可别跑偏了
2017年1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我工作于全球某投行,研究股市大数据,如果谁欺负我家孩子,孩子他爸会把你的股票砸到跌停,包括茅台。”近日,为了能竞选进入家委会,上海浦东某外国语小学一年级某班的几位家长,纷纷晒出“神履历”的微信截图引发了热议,常青藤名校、知名企业高管、身价过亿……一个个精英光环让网友自叹不如,这样的竞选场面堪比名企挑选CEO,不禁让人心生疑惑,家委会到底有何吸引力,竟能让家长那么拼?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明确:家委会的基本职责是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其中第二条指出,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提供教育资源和志愿服务。
  老话说,经书是好经书,就怕让坏和尚给念歪了。正是这则“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就被不少学校给无限放大了,在设立家委会时,校方往往过于倾向掌握较多社会资源的权贵人士,希望加以利用为学校谋实惠,这就使得家委会变成了“精英汇”,如此变味的家委会究竟为谁代言?又能否代表最广大家长的意见,这值得商榷。换个思路,站在“社会金字塔”顶端的精英人士往往都时间观念极强,忙起来甚至都不屑于捡地上的钱,而家委会的工作却多是琐碎繁杂的,家委会成员能否把分内的事情做到位,更多的是对责任心、热情、时间空闲度的考验。
  而家长之所以使出洪荒之力竞选,主观来看是为了孩子做付出,借助家委会多一些和老师交流、为班级做贡献的机会,让老师高看自己孩子一眼,为自家孩子挣得一些“印象分”,有啥好处能被学校优先照顾。毕竟在有限的空间里,教育资源往往是不均衡的,譬如部分学校在处理一些学生选拔活动时,一般由家委会先“瓜分”一遍名额,剩下的才到班级里,有的甚至都在家委会里“内部消化”了。
  除了名利味道越来越重之外,家委会的职能属性也有了跑偏的迹象。不少学校的家委会变成了学校本职工作在家长群里的延伸,学校将组织郊游、红色教育等外出活动,转交给家委会来做,尽最大的可能规避安全风险。不少家委会变成了“打杂会”,家委会成员成了“第二任课老师”、“班主任助理”甚至是义工,有的家委会成员帮忙打扫教室卫生,还有的替老师看护晚自习。
  诚然,建立学校家委会的初衷是发挥家长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教育资源的分配要探索更为公平合理的机制,学校和家长也要少一些功利心,扮演好自己应有角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委会的应有之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