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坚强少女边读书边照顾患病母亲
三年间母亲16次住院,高额费用令一家人犯难
2017年1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11月14日讯(记者 王尚磊) “妈妈再也不能吃上我给她做的饭了。”家住东昌府区于集镇牛王村的15岁小姑娘孙彩霞含着眼泪说,她的妈妈才49岁,就做了胃造瘘手术,从那以后就再也不能用嘴通过食道进食了,家里人都不敢当着她的面儿吃饭,太心酸了。
  孙彩霞正上初三,目前是学习比较紧张的时候,但为了照顾母亲多尽一份孝心,周六、周日孙彩霞就赶到东昌府人民医院,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复习作业。孙彩霞的母亲赵淑英五年前因患食管狭窄,先后三次置入食管支架,一个月前再次出现吞咽困难症状,经诊断病情加重,已无法再放置食管支架,便只好在东昌府人民医院接受了胃造瘘手术,从此,她只能通过胃造瘘向胃里注射流质进食。近日,赵淑英因长期无法正常进食,精神欠佳,又出现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症状,再次来到东昌府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治疗。
  “这名患者基本每隔几个月就需要来院进行调理,我们对她的情况也非常熟悉,医院工作人员见她挺困难,对她也格外照顾,同时向医院里反应患者情况,对她的治疗费用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李俊玲说。
  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开始,赵淑英先后16次住院进行治疗,花费各项手术费、医疗费高达20多万。赵淑英夫妇都是本分的农民,赵淑英本人长期卧床没有劳动能力,她的丈夫通过务农、打零工,收入有限,加之供两个孩子读书,已经向周边的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家庭状况非常困难。
  赵淑英的主治医师王兵主任介绍,赵淑英所患的为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病,食管几乎完全闭塞,依靠药物已经无法治愈,患者如果图一时嘴快,会造成食物反流,如果进入气管,后果不堪设想。胃造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患者的饮食问题,但需要后期护理治疗。赵淑英目前在东昌府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她的丈夫孙文科说,他们是于集镇农村的,目前家里十分拮据。“让孩子懂得感恩,将来回报社会,回报好心人。”孙文科说,感谢所有好心人的帮助,再苦再难也要让孩子读书,照顾好患病妻子。
  读者朋友,让我们在冬季来临前,给这个不幸的家庭送一份温暖,给患者一份生的希望。患者丈夫孙文科联系电话:13863538752。
  孙彩霞正在照顾患病的母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