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委会成员都是“身份人儿”
2017年1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1月9日,本报报道了家委会成员选拔严格且竞争激烈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那这些成员到底由哪部分人群构成呢?11月13日,记者调查了解到,德州大多数学校的家委会,一般分为班级、年级和学校三个等级,级别越高代表着层次越高,而越是层次高的家委会成员,不仅需要良好的个人素养,还都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身份人儿”。
家长>> 不想让孩子被贴“标签”
  前几天,女儿穿回来一套崭新的班服,还印有一家企业的logo,一问才知道,是家委会里办企业的家长给班里学生赞助的。”杨先生感叹道,平时班里一搞活动,家委会的成员就各显“神通”,其中,很多家委会成员利用单位的资源服务班级,做条幅、买演出服、筹备奖品……简直是无所不能,对此自己更是“压力山大”。
  “家委会成员都是来自各行各业,有银行系统、司法部门的,还有记者、医生和公务员等,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这些成员就会在微信群里张罗出行,并不是家委会成员的家长偶尔也会随声附和。”韩女士称,家长们聚在一起无非是比工作地位、比家庭富裕、比孩子成绩,孩子们的旅行会无疑成为一场“攀比盛会”。
  对于这种情况,韩女士也颇为无奈,她说,之所以现在的孩子攀比心理严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会风气造成的,“现在的孩子真是拼爹又拼妈,刚上幼儿园就被贴上了专属标签,如果经常去参加这种聚会,就会让孩子身上的标签越来越重,不参加这样的聚会又害怕孩子与班级脱节。”
专家>> 莫让家委会成“功利场”
  为此,德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兴峰认为,“家委会”形式非常值得认可,但需要学校建立成熟的运营制度。“现在学校把家委会当作协助工作的帮手和可靠的监督者,出现问题及时与家长们沟通,家长也提高了民主和参与意识。”
  如何建立成熟的家委会制度,促进家委会的良性发展?张兴峰称,首先不要让家委会成为“功利场”,他举例称,去年雾霾时期,有些家委会成员自掏腰包,为学校购买空气净化设备,可能只是想做一些公益事业,但是如果学校大肆鼓吹宣传,不免会让其他家委会成员形成压力,也让学生形成攀比心理。
  张兴峰还表示,不少班主任在初期筛选家委会名单时,确实存在根据其职位“量体裁衣”的情况,如果为了家委会职能健全、均衡发展,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如果班主任只按照“有用论”,唯功利化选择家委会成员,无疑会造成负面的影响,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调查>> 选拔成员先看家长职业
  学生入学后先填一张表格,上面记录了父母的姓名、职业和家庭住址等具体信息。”朱女士的儿子今年刚读小学一年级,她告诉记者,儿子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由班主任统计,班上每位同学基本的家庭信息,班主任也会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初步的调查和筛选,从而确定班级家委会成员的候选名单。
  “报名一般是公开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但很多家长连班主任的初选都通不过,更别提去竞争年级和学校的家委会名额。”对此,朱女士直言不讳,她坦言,班主任的初选一般跟家长的职业有很大关系,“普通企业工人肯定比不上政府公职人员有优势,同样国企工作人员不如私营企业家有优势。”
  朱女士称,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很多普通家长被挡在门外,如果想成功入选到校级家委会,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经得住层层选拔和考核,还要有着一张过硬的“身份王牌”。“这种情况越在学区好的名校,表现得越明显,所以市区的一些学校的家委会成员,也基本上都是有头有脸的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