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驾培行业转型升级
开启优质“服务战”打造“无忧驾培”
2017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朱迎雪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私家代步车,与之相伴的就是驾考行业的火爆,驾培行业竞争愈来愈烈。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德州驾培机构发展已适应新形势,遵遁新政策,转变培训模式,改变以往的“重招生,轻培训”的应试教学,强化“重服务、讲质量”的培训理念。
四人一车凸显高质服务
  如果说高考是人生中必经的第一次大考,那么驾考一定是大多数成年人要通过的第二次大考。根据交警部门数据,2016年,全年新增驾驶员9.5万人,2017年上半年新增4.6万人,预计2019年新增学员数量将达到近10万人次。
  以往的驾培行业市场中驾校和教练占据主导地位,学员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部分教练多收费,乱收费现象屡有耳闻,导致获得更多生源的,并不是服务好、培训水平高的驾校和教练,而是拥有更多名额、更多考试资源的驾校和教练。
  有过驾考经历的市民都会知道,在炎热的夏季练车,难免要饱受高温酷暑的考验。每年7、8月份都会迎来以大学生、高考考生为主的季节性驾考高峰,暑期报名学车的人数比平时多出30%左右。已经拿证三年的郭先生告诉记者,以往练车时,基本上都是十人一车进行轮流学车,一天下来练车时间也只有一个小时左右,剩余时间都在室外排队等待。
  而如今,德州多家驾校喊出“四人一车”的宣传口号,完善驾校基础设施,对高耗低效率车辆进行报废更换,力求让学员作为消费者,享受到驾校和教练提供的高效服务。
互联网+切入传统驾培行业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30岁以下的年轻学员占了全部学车人员的70%以上。新一代的学车意向用户多是互联网的重度依赖者,习惯于从网络上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传统驾校教练属于个体经营者,8小时工作时间下班后,教练车以及培训场地等资源都存在较大浪费。新兴互联网+驾校培训则实行不同的科目安排不同教练,同时又针对有需求的学生提出个性化培训服务。
  “自主预约培训时段、自主选择教练员、自主选择缴费方式,可以算是管家式的培训服务。”宋琦是德州学院一名大四的学生,目前正在德州一家互联网+驾校练习科目二。她告诉记者,驾校针对不同学员的需求,还可提供灵活多变的产品线供其选择,让广大驾驶学员体验到了更有质感的学车O2O服务。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学员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互联网+驾校,以学员为导向,颠覆了传统驾校以教练为主导的格局,从招生渠道、营销手段、服务流程、品牌打造等多个方面依托着移动互联网经营。

驾培政策 便民利民惠民
  2017年,公安部依据《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对《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内容与方法》(GA1026)进行了修订,新标准已经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中,科目三考试注重从细节动作考核安全文明意识,在起步、变更车道、靠边停车、超车项目中增加了“回头观察”动作;直行通过路口中、左右转弯等项目不主动避让优先通行车辆、行人、非机动车的评判为不合格。
  事实上,本次修订更适应实际道路环境,更贴近安全驾驶实际,综合来看,新标准更加突出实际道路驾驶需要,注重培养考生良好驾驶习惯。
  近几年,新一轮驾培驾考改革,创新培训方式实行驾驶人分类教育、先培后付、计时培训、自学直考;实施自主报考、自助约考、放宽学车条件;开放驾培市场,减少审批环节,强化培训责任,建立诚信体系;利用社会化考场,提高考试供给能力,优化考点布局,规范驾考流程,保障考试公平等各项“便民、利民、惠民”政策相继出台并稳步推进,开启了“市场化、便民化、信息化”培训时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