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三桶油”互保互供保障用气
2017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近期北方部分地区天然气保障供应问题,已经启动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同时要求“三桶油”互保互供,保障用气稳定。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十个月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扩大了20%。进入供暖季之后,北方部分地区天然气的消费量持续扩大,形势更为严峻。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始终把保障民生用气放在首位。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启动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与相关部门、各地方政府及供气企业建立了联合监测调度机制。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表示,同往年相比,今年天然气供应紧张有更为特殊的原因:“今年冬天随着治理雾霾,以及煤改气速度的加快,对天然气的需求也比去年明显增长了一大块,造成的天然气短缺的现象也更严重。”
  按照规划,到“十三五”末期,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占到10%以上,成为主要能源之一。按照这个目标,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每年要超过18%。
  在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看来,行业的准备尚显不足。他说:“这些年来,天然气的增长相对比较低迷,再加上由于油价比较低,行业内的企业能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所以一旦需求上升了,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都不能保障。上游油气田的开发投入不足,中游的管道建设比较滞后,没办法保证有效的供给。”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确保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多措并举增产增供,加强协调配合,实现资源互保互供。
  韩晓平建议,解决天然气短缺的问题,必须让配套措施完全到位。他指出,目前行业内地下储气库的建设相对滞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韩晓平认为:“应该出台季节性的气价,冬天价格高一点,夏天低一点。这样会鼓励企业建设地下储气库。而且主管部门对于地下储气库项目也可以考虑免税。因为天然气注入地下并不能完全回收。如果税收负担过重,企业肯定无法承受。”       据央广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