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场》落幕口碑先抑后扬
别让感情戏拖累了行业剧
2017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前晚,电视剧《猎场》在湖南卫视收官,胡歌饰演的郑秋冬在观众的热议中退场。他的职场起伏、爱情故事,给观众增加不少谈资。《猎场》到底好不好看?有看过前半部的观众坦然“虽然真爱胡歌也提不起追剧的兴趣”,也有一直坚持看完全剧的观众赞“张嘉译出场之后的职场戏很带劲”。口碑的先抑后扬,莫非考验的是观众能不能坚持下去?面对这样的作品,你的耐心够用吗?

  《猎场》落幕
你追完了吗

  由姜伟编剧并执导的《猎场》是国内首部展示猎头行业的电视剧,它以男主角郑秋冬的成长作为主线,讲述了现代人曲折蜕变的故事。由于《猎场》集合了胡歌、孙红雷、张嘉译等众多被观众认可的演员,该剧自立项之初就获得大量关注。然而,等待两年之后看到《猎场》,观众的争议却来得有点大,这让姜伟导演在接受采访时都坦言始料未及。如今,该剧在湖南卫视落幕,你追完了吗?
  有观众坦言“弃剧了”,甚至不知道该剧已到尾声。“前面看了几集,郑秋冬一直在情感的纠缠中,虽然带着对胡歌的欣赏多看了几集,也实在坚持不下去。”还有观众认为,女主角罗伊人人设不讨喜,“人物的复杂经历与单纯性格之间的矛盾总是不能让人信服”。
  更多观众认为,以为要看的是职场戏,结果前半段一直在看感情戏,“只想快进”。
  也有观众大赞该剧后半段实在太好看了,“到了张嘉译出场,有了传说中的商战场面,突然一下子就好看了。胡兵出现以后,就更好看了。胡歌更是在一个接一个的案子中开挂,不仅展现商战才华,甚至可以说是职场福尔摩斯”。确实,《猎场》凭借渐入佳境的剧情,口碑方面出现了先抑后扬的态势,收视点击也一路看涨。有网友认为,看了前半段就弃剧的观众“可惜了”,甚至认为观众应该给《猎场》更多的耐心。
开局的口碑困境
该由谁来“背锅”

  对《猎场》来说,口碑的反转并不止一次。其实该剧自拍摄起就受到很多关注。它吸引人的点实在很多,例如这是拍过《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和《潜伏》的导演姜伟再一次的自编自导;老戏骨孙红雷、张嘉译、祖峰又纷纷友情客串为胡歌“保驾护航”;而在该剧的若干次宣传中,强调了对于人力资源、猎头公司的职业化深入与还原。对于这样一部有着职场商战传奇意味的剧,观众已经提前积累了好感度。
  确实,《猎场》的主创实力很强,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都认为这是一部好剧,观众对演员的演技也基本认可,那么,开局的口碑困境到底应该由谁来“背锅”?
  有观众认为,“锅”在剧情的重点不明确。开播时郑秋冬的几段感情,尤其他和罗伊人的关系,看得观众无法“代入”,“在郑秋冬和罗伊人这条感情线里,叙事的重点几乎变成了抒情,似乎只要给大家看看主演的眼神,所有浓烈的情感就都可以被感知到了似的”。
  还有观众认为,“锅”在剪辑不讲究。“什么该省、什么该略的重点安排不当,以至于前两集平淡没有波澜的剧情,看得人有些尴尬,以至于孙红雷的加入也难以填补之前的坑。更别说张嘉译了,很多观众可能都没等到他出场就弃剧了。”
  有观众认为应该把商战部分放到前面,“先用最精彩的地方吸引观众,不是更好吗?实在不理解现在这种剪辑安排”。有的网友则认为该剧剪辑“凑剧情”,“该剧每集的前六分钟几乎都是前情回顾,这种凑剧情的剪辑方式太无语了”。
节奏不够紧凑
爆点来得有点慢

  对于《猎场》口碑和收视先抑后扬的现象,有分析认为,从中可看出观众对剧作的要求已经不同。
  如今,网剧的叙事节奏和题材风格,在占领年轻用户上有天然优势。年轻用户对剧作节奏的吐槽,或许对创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新生代观众来讲,开局劲爆才能让有广泛选择权的他们有追下去看的动力。如今很多网剧例如《白日追凶》《河神》等就会给观众这样的体验。显然,《猎场》的爆点来得相对有点慢”。
  此外,观众对创作者提出的另一个要求在于,虽然有调查显示爱情是吸引观众的关键词,但在主打男人戏、行业和职业的这些类型剧中,感情戏的作用在于点缀或锦上添花,不能占太多篇幅,更不应该让爱情成为剧情进度的拖累。
  如今,由于大批网剧的加入,观众在电视剧选择范围上更广泛,要不要给一部电视剧更多耐心慢慢等待它的成长?观众心里会存有疑问。从大数据分析上看,《猎场》的主力观众年龄段在25岁至44岁之间,这批观众占比近八成,他们对《猎场》和各位主创给予了更多的耐心。    (莫斯其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