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波:
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人才培养方案
2017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扫码看视频,精彩内容更多哟
  了解更多技工院校信息,请扫描未来大工匠
     文/本报见习记者 王小涵
视频/本报见习记者 潘世金
 
  “学院自建校以来,与当地经济紧密结合,借助滨州市‘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各大企业联合招生,根据企业需求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工学结合形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滨州市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波对学院的专业建设深有感触。
  张波介绍,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建成机械装备制造、电气工程、化工工艺、汽车工程、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等20多个专业。学院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齐鲁首席技师2人、滨州市首席技师15人、省技术能手2人、市突出贡献技师4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及高级技师95人,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一直以来,滨州市技术学院根据企业需要,与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邀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专家为学生指导教学,力求培养操作水平高、能够与一线生产无缝对接的高技能人才。截至目前,毕业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滨州在盐化工和石油炼制方面人才需求明显。”张波说,前几年,学院通过订单培养方式为滨阳燃化培养了第一批300名员工,目前这些员工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在与相关企业成功合作的基础上,学院今年新设石油炼制专业,并将把石油炼制作为重点专业进行建设。
  为适应中国制造2025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学院加大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积极扩大高级技工的招生规模,并与有关企业密切合作,开设了电气工程专业预备技师的培养。张波提到,学院未来将积极增设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3D打印技术等智能制造专业及航空类专业,深入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同时,着力扶持机械、汽车、电气、化工、电子等与区域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群,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电子商务、养老护理等特色专业,努力建设一批特色冠名专业,打造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今年春季,信息化教学已在滨州市技术学院中德诺浩汽车学院全面推行,手机视频教学就是信息化教学的一部分。“下一步,学院将全面推行信息化教学,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通过手机进行课程预习和复习。”张波说,信息化水平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志,下一步,学院将积极打造数字化校园,实现教学现代化管理。
  在此基础上,滨州市技术学院将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主动对接新建大中型企业,逐步形成“企业入驻一家,合作一家”的良好态势,确保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不低于85%。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