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测车,走起!
济南市市中区举办科技节,学生现场赛技能
2017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学生的风能小车正在比赛中。 本报见习记者 潘世金 摄
     本报济南12月10日讯(见习记者 潘世金) 在逆风且没有其他动力装置的状态下,如何让一辆小车前进?如果你是一名火星探测工程师,如何设计火星探测车模型?10日上午,济南市市中区科协、教育局举办中小学生科技节暨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作品大赛济南赛区选拔赛,来自市中区各校的274支队伍900余名选手开启一段科技之旅。
  10日上午9点,在济南舜文中学的体育馆内,学生正排队参加风能小车的比赛。值得关注的是,在跑道终点20厘米处有一台转动着的风扇,学生设计出的小车需要逆风前行。
  根据比赛规则,参赛选手需要在给定的材料范围内,自选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小车,使其可利用风能实现逆风行驶,行驶速度快者获胜。赛场上的风能小车形状不一,它们的背后是比赛选手们不断推翻、反复试验的成果,这是孩子们认为的最好作品。
  济南六十八中初二学生颜瑀廷和两名同学组队参加了这次比赛,取得了3秒7的好成绩。“我们从10月份就开始准备这个比赛,最初设计的小车比这个大三倍,行驶时间也接近一分钟,在不断修改中才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
  在火星探索实验区,参赛选手将担任火星探测工程师,模拟着陆环境并考虑经费预算,设计制作火星探测车模型,并完成降落、巡视等任务。按照规则,学生需要在一小时内制作出火星探测车模型,并在车内装载一枚生鸡蛋。随后,探测车模型车需要完成“降落”任务,即在2米高度自由下落,鸡蛋外壳不能发生损坏。安全降落后,小车需在倾角30度的斜坡上自由滑行,距离远者获胜。
  据悉,本次活动以“探知未来,创意无限”为主题,依据STEAM教育理念,以工程设计任务为导向,通过科技活动的开发与应用,培养中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市中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多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夺得一、二等奖,先后有7所学校被省教育厅和科协评为省级科普示范学校,7000余件师生作品获得国家专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