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水泉隧道口上方堆着渣土山
专家建议,多部门以大数据手段及时监测治理
2017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浆水泉隧道口上方不远处,防尘网覆盖的是一片渣土山。                      (电视问政视频截图)
     天更蓝、路更畅是每一位济南市民的愿望,为此,济南也将治堵、治霾列入四大攻坚战。10日,济南“直面问题践行承诺”电视问政再次关注这两项工作。记者了解到,治理扬尘方面,济南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在龙洞片区就有一片渣土山,已存在十年之久。

  本报记者 刘雅菲    

龙洞村周围
至少有三处渣土山

  渣土是扬尘污染重要来源,历下区龙洞村附近有一座半边山,据村民介绍,从2006年开始,就有人陆续往山上倾倒渣土。而2012年后,倾倒渣土现象更近乎疯狂。现在渣土山已和半边山连在一起,远远看去很难分辨出哪是山体,哪是渣土。
  这些渣土还带来安全隐患,渣土质地已非常松软,而距渣土山二三十米远处,就是月底将开通的二环东路南延长线的浆水泉隧道口,如遇暴雨,一旦发生山体滑坡,后果不堪设想。附近村民表示,像这样的渣土山在龙洞村周围至少有三处。
  渣土山问题存在十年之久,为何一直没解决?济南市城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韩军表示,龙洞片区渣土山形成分两个阶段,一是过去年代较久远形成的渣土山,一是近期倾倒形成。“龙洞片区近期倾倒的渣土是二环南路施工期间倾倒的,等完工后,施工单位会及时清理、护坡、覆盖。”韩军表示。今后,对历史形成的龙洞片区的渣土山,将做好安全隐患监测治理和防尘治理。节目后将和区级政府部门进一步就渣土山治理问题进行研究。韩军还表示,将在雨季前消除渣土山安全隐患。
  电视问政结束后,韩军也会同相关部门负责人,到龙洞片区渣土山实地察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渣土山已清运十五万方左右,还有不到十万方需清运。将在明年三月底前,对此处渣土回填使用。明年年底前,将对隧道口两侧加固和垂直绿化。
不能后知后觉
采取应景式治理

  “我看了片子脑子里就盘旋着一个问题,难道我们济南市的绿色,未来就要靠这样一片片防尘网来涂抹吗?我们将来看到的绿色难道就是防尘网的绿色吗?”在问政现场,点评嘉宾山东大学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于萍发出如此疑问。
  于萍表示,这些问题由来已久,济南也有明确的治理和惩治措施,为何问题还一直存在?“在这个问题中,我在想,相关职能部门一直在说要处罚相关的施工单位,那么我们相关部门的失职谁来处罚?” 
  “产生这些问题,除施工单位的一些不标准化、不规范化、不执行严格的规定外,相关部门的人员在环境治理能力方面,是不是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于萍表示,我们要用大数据的手段来提升治理能力,“对于扬尘、渣土,我们能不能在多部门联动之下靠数据进行监测,有效地、及时地监测,而不是后知后觉地采取应景式治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