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中暴露作风问题诫勉谈话2人通报批评3人
2017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刘雅菲   

  电视问政除了对具体问题进行监督,也是反映有关部门作风的一面镜子。日前,济南市纪委对11月26日“拆违拆临”主题直播电视问政曝光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10条线索已调查处理完毕,共对2人进行诫勉谈话、3人进行通报批评,2人进行批评教育,其余2条线索正在调查。济南市纪委对12月3日“棚改旧改”主题直播电视问政曝光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对于7条问题线索进行转办,目前正在调查处理中,下一步将加大问责力度。
  此外,对于市民在问政过程中直接反映的作风问题,相关部门也在现场进行了回复。10日的问政过程中,一位市民反映,多年以前他从北京车辆管理所办理业务,因为北京的工作人员录入错误导致在济南不能上牌照。问题反映到北京车管所后5分钟解决,办事人员向他表达了歉意,并且承担了北京到济南的往返车费。
  同样的事情,他在济南也遇上了。上个月13日,也是因为交警部门信息录入错误,导致到银行缴纳罚款没法缴,信息不一致,必须本人到历城区交警大队申请更改错误信息。这位市民去了以后,民警也承认是他们录入的错误,也同意给更正,但没像北京交警一样表示一丝的歉意,也没因自己的过错对市民造成的影响承担任何责任。当时这位市民也提出了诉求,但是济南交警的回答是让他去三楼法制科进行行政复议。
  “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第一次感觉到了冷漠和推诿的味道,两件相似的事情,但是两个不同的处理结果,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当中。”这位市民很感慨。
  “我首先代表我们工作人员在这里对你赔礼道歉”,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曹凤阳说。“在违法抓拍的录入方面我们是比较严格的,但是人工录入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内部要落实首问负责制,你投诉的第一个窗口就应该受理,要通过我们内部环节的流转尽快地把它消除掉,因为这个违法不是你所为,应该维护你的合法权益,而不能增加你的一些成本来回跑。所以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再一次向你道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