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著名诗人、台湾文学家余光中病逝,他的代表作《乡愁》又被无数人随口咏诵。无论是在聚焦台湾文学巨擘的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中,还是在“台湾文学经典30部”的评选中,都不曾落下余光中的身影。然而,余光中在台湾文学史中的地位如何?与他比肩的台湾文坛作家诗人还有多少?究竟台湾文学的完整拼图还有多少是大陆大众读者仍未看到的?
聚焦文学大家的纪录片
周梦蝶、王文兴、杨牧、黄春明和痖弦,当这几位台湾文学大家的名字出现在两辑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中时,很多大陆读者顿时深受震撼,惊叹原来“岛屿”还有这样的写作者。他们在大陆文学圈里早有名气,但对普通读者来说,毕竟是第一次见到其人其作,而这也恰恰折射出台湾作家作品在大陆读者群中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陌生”。
对此,学者申霞艳认为,相对于白先勇、洛夫等,黄春明和痖弦知道的人的确更少。“文学传播不仅跟时代因素有关,也跟艺术技巧和审美趣味有关。比如黄春明在台湾本土文学史中地位很高,成就很大,是乡土文学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但在大陆出版的东西并不多。”申霞艳表示,痖弦是台湾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但流传却不如余光中、洛夫广泛,“我觉得可能诗歌传播主要还是韵律的原因,朗朗上口的诗歌容易传播。现代诗往往追求难度而不讲究韵律,流传就会受影响。”
谈到大陆读者对台湾文学的集中了解,则不得不提这十年来的“港台文学热”。在这股热潮中,朱天文、朱天心、蒋勋、张大春、骆以军、舒国治、杨照这些作家都让大陆读者如追星般地捧了一阵。出版人杨静武在2009年左右开始真正关注台湾文学和出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静武指出,如果从广泛的文学范畴来讲,像琼瑶、三毛、朱德庸、痞子蔡等作家的作品都算热门。但是,如果要说有一些作品的传播没有达到一个很大的范围,这跟文学属性有关。在他看来,还有很多高端严肃的文学,其接受程度远远不够。
尤要一提的是,尽管“港台文学热”曾经拉近了大陆读者与台湾作家的距离,也推动了一批台湾文学作品在大陆的出版。但是,随着近两三年来这股“港台文学热”的降温,曾经备受读者青睐的几位台湾作家“幸运”地被渐渐深入了解,但实际上还有大多数“应该出名”的台湾作家却不像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等少数作家一样享受同等“接受待遇”。
台湾文学经典30部
在上世纪末,台湾曾评选出“台湾文学经典30部”,山东大学黄万华教授专门撰文,认为这30部文学经典为审视台湾文学精神提供了新的视角。
台湾文学经典30部中,创作时间最早的当推吴浊流的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台湾文学经典以本土作家的长篇创作为起点是颇有意味的。《亚细亚的孤儿》诞生于日据后期台湾进步作家的秘密写作状态,吴浊流闭户秉烛,书稿秘藏于炭篓之中,完稿一批即被秘密转到乡下。
入选的台湾文学经典中,跟吴浊流遥相呼应的该是简媜,因为她是入选作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且在钟情传统上有独异表现。简媜在描绘台北时曾有入骨的剖析:“台北打破四季,模糊国界,兼具最草根的古典与最前卫的现代,勇于嬗变,拙于处理变化所带来的灾难,终于出现了独树一帜的台北逻辑。”简媜的散文自然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看,但她的创作所呈现的中华传统性和台湾草根性的一致,则给人许多前瞻性启示。
白先勇的《台北人》在该次“经典评选”中以第一高票当选,因为《台北人》虽然写的是台北,却也可说是他对整个历史、文化的哀悼和反思。展开来看,从吴浊流到陈映真、七等生、李昂,台湾文学一直显示出很强的叛逆性,这种叛逆性有侧重指向政治层面的,如陈映真的《将军族》;有侧重指向伦理层面的,也有侧重指向人性层面的。
入选“台湾文学经典”的29位作家,或寻求社会使命感和文学创新意识的沟通,或超拔于世俗世界,探索人类生存本体,他们都具有很强的文学主体意识,却将拓宽、深化社会的文学审美品位视为根本。以诗为例,作为最纯的文学样式,“台湾文学经典”新诗类选入了痖弦、郑愁予、余光中、杨牧、周梦蝶、洛夫、商禽7人的诗集,或古典,或现代,或传统,或西化,但都极端个人化。此外,各种文学的“异数”也都可能被容纳,赖声川的剧作“成功结合了精致艺术和大众文化”,而王文兴《家变》那样极具实验性、前卫性与争议性的作品也在经典榜上有名,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台湾文学精神”是个大话题,30部“台湾文学经典”使我们再次思考台湾文学精神的内涵,包括它对中国文学精神的丰富和调适。 (宗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