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晚报培训班改变了人生轨迹
通讯员皇甫天祥28年共发表2600多件作品
2017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皇甫天祥荣获各类证书215个,摆满了一个柜子。
     从1988年创刊,到如今的全山东影响力和发行量最大的都市类媒体,齐鲁晚报三十载初心未改,也从未孤军作战。晚报与读者相融共生,在数百万读者的呵护中,迎来“三十而立”。
  三十年,那些让我们喜悦或者感伤的场景,如今再提起来就是“故事”,而我们始终是您的倾听者。在齐鲁晚报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本报启动三十周年特别活动——“咱俩的故事”,我们的编辑、记者想把纸笔交给读者,讲述一下您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缘分。
  参与方式:扫描右侧二维码下载“齐鲁壹点”,发送您的故事到“情报站”,我们将选择优秀故事刊发,还将邀请幸运读者参加齐鲁晚报30周年庆典。

  我与齐鲁晚报结缘是在1989年,算算有28年了。
  那年秋天,我受菏泽当地宣传部门派遣,到济南东郊参加齐鲁晚报的新闻写作培训班。在为期一周的培训期间,我聆听了当时的齐鲁晚报领导和五位编辑老师的新闻写作技巧等课目,又用两天时间到青岛市计委和交通局实地采访。后来,有三篇作品在齐鲁晚报和大众日报上发表。从此,我不但与齐鲁晚报结缘,与业余新闻报道结缘,还因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在晚报发表处女作后,激发了我的新闻写作动力。粗略算来,1989年至今,我先后在各级新闻单位发表了2600多件作品,因为新闻写作成绩特别突出,我也先后被大众日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等30余家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特约记者,荣获各类证书215个;由于成绩突出,我连续三次被中共菏泽市委记功授奖,并曾当选菏泽市“十佳新闻通讯员”。
  随着新闻写作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发表的新闻作品越来越多,公文写作水平也随之提高,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工作岗位也越走越高。凭借这些成绩在1991年最后一批职工转干中,我得到了全市4个指标中的一个,身份由职工转为国家干部。转干后又因工作需要,从菏泽市粮食局(现牡丹区粮食局)调到菏泽市政府办公室(现牡丹区政府办公室),后又调到现在的菏泽市政府办公室至今,级别逐步由一名普通干部上升到了现在的副处级干部。
  回顾这些年来,自己无论是身份还是级别的变化,归根到底是参加齐鲁晚报新闻报道培训班后,走上业余新闻报道写作之路带来的变化,感谢新闻写作的引路者——齐鲁晚报。同时也衷心祝愿30周岁的齐鲁晚报,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越办越好,让齐鲁晚报在山东乃至全国成为一份人人读、人人爱的优秀晚报。
         皇甫天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