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颜有料,多个“最”待体验
玉函路隧道正收尾,月底前放行
2017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玉函路隧道内,工人们正在进行收尾施工。 本报记者 王皇 实习生 赵卓琪 摄
  未来隧道向南可通往二环南高架和英雄山路。本报记者 王皇 实习生 赵卓琪 摄
     顺河高架南延是济南市快速路网建设的重要一纵。顺河高架南延在施工时,以七里山路附近为界,分为南边的高架段和北边的隧道段。高架段今年上半年完工通车,隧道段从去年5月14日开工,近日进入收尾施工阶段。玉函路隧道创下多个纪录,是国内最长、施工难度最大、埋深最浅、间距最小的双联拱小净距浅埋隧道。18日,齐鲁晚报记者现场探访了玉函路隧道。

  本报记者 王皇 实习生 赵卓琪

养眼
限速50公里
墙壁浅黄与浅灰搭配

  隧道目前尚未通车,但内部施工基本完成。隧道前指示牌显示,玉函路隧道全长2755米。隧道内指示牌显示,隧道限速50公里/小时。左右洞各两个车道,快车道标线已施划完成,已经风干。
  隧道内灯火通明,数千盏照明灯和LED灯已安装到位,两侧墙壁的下半部分呈浅黄色,顶部及两侧墙体的上半部分用浅灰色防火涂料粉刷。玉函路隧道项目人员介绍,为了给司机提供较好的视野范围,在颜色上选择了浅灰色与浅黄色进行搭配,更加醒目。
  隧道正上方有三列白色照明灯,两侧墙壁各有一条长条形的黄色灯带。目前隧道内已经通电,灯悉数开启。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对照明设备逐一检查、调整。
  隧道两侧墙上装有灭火器箱、通话箱、应急照明灯和醒目的提示牌。提示牌显示了应急通道、应急停车区等。记者一路向南看到,工人正在对两侧警示线进行二次粉刷。
  玉函路隧道北接顺河高架玉函路上下桥口,为了实现高架与隧道、玉函路地面交通的对接,高架玉函路上下桥口进行了喇叭形改造,顺河高架北向南的车辆可以在喇叭口处右行进入隧道西洞,同时,玉函路由北向南行驶的地面车辆可以通过匝道驶入隧道西洞。
  隧道东洞除特殊情况外,从隧道出来的两车道车流不再通往玉函路,须直接上顺河高架。此外,东洞东侧的玉函路南向北三车道中,有一个车道可通往顺河高架。“如果想由南往北走玉函路地面道路,要在七里山路口处开始选择地面道路通行,如果进入玉函路隧道,就进了快速路。”项目人员介绍。记者在现场看到,玉函路隧道南头与顺河高架南延一期高架相接处仍设置了围挡,工人们正在进行绿化方面的施工。
安全
两洞间11处应急通道
平时关闭急情放行

  玉函路隧道内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小区域,配备紧急电话、紧急照明灯、摄像头、消防栓等安全措施。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绿色提示牌,告知距离前后逃生通道多远。 
  玉函路隧道在施工时采用“九通道八区间”同步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这9处通道大部分在隧道使用后将继续使用,并不浪费。济南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去隧道南北出入口,7处施工通道中,5处保留,用作应急逃生通道。这5处应急逃生通道,3处在右(西)洞,分别是六里山路口、七里山处、马鞍山山体公园处;另2处在左(东)洞,分别在玉秀康乐园附近和舜玉路口。这些应急逃生通道平常关闭,紧急情况可从隧道内打开。
  除通往路面的应急逃生通道,隧道左右洞之间还有应急通道。记者看到隧道内左右洞之间留有11处通道,其中7处应急车行通道,4处行人通道。车行通道处,隧道内高出地面的边沟中断,车辆可在此转向到隧道另一个洞,人行通道则保留了边沟。
  这是否意味着隧道内车辆可自由掉向?“只有遇紧急情况需疏导交通时,才能在工作人员引导下通行。正常情况下,隧道内禁止掉头。”项目人员介绍,目前隧道仍在收尾施工,所以左右洞通道的卷帘门未关闭,正常情况下,左右洞的11处通道由防火卷帘门封闭。
通风
左右两洞首设通风塔
射流风机可自动开启

  隧道南头与顺河高架南延一期高架相连,目前先期通车的顺河高架南延一期高架暂时在土屋路口下桥,月底玉函路隧道通车后,就能直通玉函路隧道。隧道内由北向南的指示牌显示,玉函路隧道出口可以通往二环南快速路和英雄山路。
  玉函路隧道是全国最长的城市超浅埋双联拱隧道,城市地下隧道的通风很重要。项目人员介绍,玉函路隧道首次在左右两洞都设置了通风塔。隧道内的轴流风机有6米多高的通风口,表面有巨大的格栅。隧道内还有40台能加速空气循环的射流风机,有通风需要时会自动启动。“正常情况下可以自然通风,在隧道内出现堵车时间较长的情况需要进行通风时,隧道内会自动报警,射流风机也会自动开启。”项目人员介绍。
  除了隧道通风,隧道排水也有精心设计。记者注意到隧道内道路外侧设有雨水箅子,北侧进入隧道不远处,有抽水泵房,将隧道内积水抽到地面管道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