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泉”长啥样,请您来投票
济南CBD两座塔楼设计方案向市民征集意见
2017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360米超高层“河”的三种设计方案。
  230米超高层“泉”的四种设计方案。
     本报12月18日讯(见习记者 赵夏晔) 18日,济南市规划局公布了CBD“山”“河”“泉”三座塔楼的设计方案。其中,420米超高层“山”项目方案此次直接面向大众征集意见,而360米超高层“河”的三个方案和230米超高层“泉”四个方案等待市民票选。据了解,“山”绿地国际金融中心(IFC)项目方案已基本确定,需要继续优化,“河”“泉”两座塔楼则有多个建筑设计方案,分别代表不同的风格。
  420米超高层(“山”)地上约87层。“山”是屹立于中央商务区中心各高度建筑群中的最高建筑,设计灵感源自于济南及周边山区的地理特征:在山体堆叠的岩石之间收集的雨水渗入地表,流向济南市低洼地段,形成喷涌的自流泉以及远近闻名的趵突泉。
  360米超高层(“河”)地上约74层,第一种设计方案中通过逐渐向上缩进的建筑体量,体现出河水在山间飞流直下的气势,同时四个立面呈现柔美曲线,呼应了“河”主题。第二种方案通过对塔楼形体的横向和纵向切割,形体在切缝处的进退关系形成了分离而又联通的公共空间,传达河水渗入城市的理念。第三种方案呼应“四面荷花三面柳”的诗句,通过建筑形体在转角处的切分,体现出被花瓣包裹一般的荷花形象。
  230米超高层(“泉”)高约52层。“泉”第一种方案中,形态和建筑表现形式来自济南泉水喷涌的动态轮廓。两个不断变化的曲面包围塔楼,在底部的衔接处打开,形成了一个南向邀请式入口,加强塔楼的地标性并使其对周围景观视野最大化。第二种方案在形体上分为两体块,每一部分都从不同高度引出一股瀑布水流,塔楼每个侧面各具特色,较高和较矮的部分分别呼应了大都市规模,也带来了更开放的视野。第三个方案灵感源于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中的“山泉”,通过塔楼的形体和幕墙来表现,塔楼每个立面都有一系列构件来打破。第四种设计方案源于岩层之间裂缝的自流泉概念。塔楼的两个体量通过中间的水层结合在一起,定义塔的强壮几何线从顶部开始垂直向下,其垂直性表现了泉水的流动性和活力。
  2017年12月18日—12月27日期间,市民可以参与投票,选出您心中的“河”和“泉”。扫描二维码即可参与投票,如果您对设计方案还有其他意见建议,也可以发送至邮箱:jnup_jgc@163.com。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