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质监局为市民免费鉴宝,不少假货显形
一市民带来5件“宝贝”,4件假的
2017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位市民拿出玉器等待鉴定。 本报记者 李锡巍 摄
     本报济宁12月18日讯(记者 李锡巍 通讯员 肖跃民) 17日上午,本报联合济宁市质监局举办珠宝玉器免费鉴定活动,16名市民受邀走进济宁市黄金珠宝饰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当日,中心专家现场鉴定市民带来的50余件珠宝玉器,发现大半都是假货。其中一位市民带来的5件宝贝中,只有一件是真的。
  “这些都是我在古玩市场淘来的,花了不少钱。”在中心实验室里,市民们亲眼目睹了检测贵重金属的大型仪器荧光光谱仪和检测珠宝玉器的红外光谱仪等专业器材的检测全过程。
  工作人员将市民带来的各类检测物品逐一放进仪器,不到一分钟,电脑屏幕就显示出了其具体材质。其中,有的饰品工作人只用肉眼和手机灯照射就辨别出真假。
  “不会吧,5件东西怎么4件都会是假的。”听到技术人员给出的鉴定结果,市民马先生大吃一惊。看到报纸上有鉴宝的活动后,马先生踊跃报了名,带着自己珍藏的5件“宝贝”来到活动现场,结果却让他很糟心。检验中心工作人员告诉他,两个“琥珀吊坠”是塑料材质的,“玉貔貅”是玻璃材质的,另外一件珍藏许久的“玉石摆件”也是大理石雕刻出来的现代仿品。
  “这些东西是我分两次花了近万元从文玩市场上淘来的,没想到全是假货。”马先生坦言,他很喜欢周末去文玩市场溜达“淘宝”,有时就跟着了迷一样。当时还以为捡到了便宜,没想到竟全是假的,以后可不敢盲目淘货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