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油品年吞吐量首超亿吨
青岛实华成沿海港口首个亿吨油品公司,占全国进口油总量六分之一以上
2017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青岛港油品吞吐量超亿吨。
     本报12月18日讯(记者 赵波 通讯员 王婷婷) 截至12月18日早上6点,青岛港2017年油品综合吞吐量超越了1亿吨,其下属的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也成为沿海港口首个亿吨油品公司。
  近年来,青岛港油品货种步入发展快车道。青岛港投入重金,加快硬件服务资源的建设,2016年,在董家口港区合资建设的246万方油罐投入使用,极大提升董家口港区仓储能力。为推进原油作业的全程物流,青岛港启动董潍输油管道的建设,仅用9个月时间,实现一期工程236公里双管全线贯通,配套潍坊100万方罐区同步投入使用,为山东炼化企业打造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安全节能环保的绿色物流通道。现在二期、三期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明年二期工程直通6家地炼厂家的管线和60万方的广饶罐区就可以投入使用,为炼厂提供真正的“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指日可待。三期工程建成后,就能全线打通从黄海到渤海的管输通道,实现全程物流体系建设的重大飞跃。目前已为鲁清、利津等7家客户提供了140万吨的管输服务,新管道、新罐区成为保障炼厂供应、降低物流成本的优质服务资源。
  18日,在青岛港2018年国际原油贸易发展大会上,来自国内外的50余家贸易商、炼厂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沿海港口首个亿吨油品公司诞生。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是青岛港下属的油品公司。2017年,青岛实华吞吐量同比增长24.4%,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26.8%,进口油接卸量同比增长25.5%,山东市场占有率超过50%,在全国进口油总量中占比达到1/6以上,各项经营绩效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今年进口原油在去年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进口原油月均突破600万吨,全年进口原油突破7000万吨,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我们在国际原油的贸易分拨中心建设方面,发挥了黄岛、董家口两大港区联动发展的优势,董家口油港区的发展作业伴随着罐区的管道建设,董家口进口油的作业量同比增长了将近3倍,黄岛、董家口两大港区比翼齐飞。今年的董潍管线一期工程已经全线建成,A线B线实现了正常的通油作业,这也标志着码头作业从原先的港口作业,延伸到了内陆腹地,建成了内陆油港,为贸易商、地炼服务功能更全面、能力更提升,明年在今年亿吨目基础上,要进一步瞄准,打造国际原油贸易分拨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出保税原油的交易平台,为贸易商和地炼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刘晋介绍,亿吨是综合吞吐量,既有原油,同时还从事成品油和化工品的装卸服务。
  站在亿吨的新起点上,青岛港正在通过搭建兼具金融功能、贸易功能、物流功能于一体的保税原油现货交易平台、原油期货交割平台,整合产业、贸易、物流等优势资源,更好更紧密地串联上中下游产业链,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带动整个石化板块可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实现从码头装卸、存储、中转基地向国际原油贸易分拨中心的转型升级。
港区联动,作业量同比增长211%
  在青岛港转型发展战略的强力引领下,青岛实华联合青港物流,实现“船货代+码头+仓储+运输”一站式全程服务量同比提高60%;联合金控板块,提供金融保险服务,满足客户多元需求。与此同时,青岛实华放大各港区综合资源的联动使用效能,船舶滞期时间同比降低57.1%;用足用好罐区、管道资源,董家口油港区能力充分释放,作业量同比增长211%。充分利用董家口综合能力优势,与国内外各大贸易商加强合作,新增战略合作伙伴10家。
  青岛港是全球第七大港,拥有集装箱、金属矿石及煤炭、液体散货等综合的货种结构,货种的多样性和服务的综合性,打造了青岛港的核心竞争力。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是青岛港下属的液体散货公司,是中国大陆沿海最大的油品装卸、中转、储存基地,拥有黄岛和董家口两个港区7座码头12个泊位和全国码头公司中最大的罐区容量,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化工品等货种的装卸、中转、储存作业。青岛港原油货种从1976年起步,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逐步成为码头综合能力全国领先、黄岛董家口两大港区联动发展的油品集散基地,进口油接卸量连续多年在全国码头公司中保持首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