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热议道路交通综合治理
呵护群众出行安全
2018年0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道路交通综合治理引发委员热议。(资料图)
     本报记者 李德领 邢孟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出行需求的增加,菏泽各类汽车、机动车呈井喷式增长,而菏泽现有的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治理方式、模式却没有及时跟上菏泽道路交通状况的发展和变化,导致菏泽交通拥堵,乱闯信号灯、违章停车等不遵守交通法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加强道路交通综合治理,各位政协委员各抒己见,共同支招菏泽道路交通发展。

   严查无证驾驶、
酒驾电轿车
  市政协委员徐静提到,相关部门要严格管控电轿车和超标准三轮车,对于在国家生产目录内的电轿车等给予上牌管理、强制购买交强险、违章按机动车同等处罚等措施,对于三无产品、不符合安全规范的电轿车严格禁止上路,严查无证驾驶、酒驾电轿车等行为。
  积极与各快递物流及互联网外卖企业沟通协调,加强对快递、送餐人员的交通安全培训,建立快递、送餐员交通违章管理机制,对出现交通违法行为的各家快递物流和互联网外卖人员连同企业一并进行处罚。
  在交通治理执法时,适当引入弹性执法机制,对为避免造成更大损失而发生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可减轻处罚或免于处罚。
强化城区
“乱点”“堵点”整治
  市政协常委李蓓蓓说,步入一座城市,判断其是否符合文明标准,先入为主的是交通状况,交通文明反映在交通规划格局是否合理和行人行车是否遵守交通秩序两个方面。
  针对城区交通拥堵和交通违法行为,李蓓蓓建议采用逆向思维,路边停车位收费管理,对于严重影响交通秩序的违章停车行为加大处罚。市政府应加快发展新区建设,鼓励引导建成新的商圈,缓解老市区人口与交通的压力。
  “开展城区交通环境大整治,坚持一条街一条街的管理,持续加大城区治乱治堵纠违力度,突出重点整治电动车走机动车道、乱停乱放、逆向行驶等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全面强化城区‘乱点’‘堵点’整治,配合城管部门做好占道经营整治,切实规范道路通行秩序。”李蓓蓓说。
  李蓓蓓说,应围绕城区和平路、中华路等繁华路段,有针对性、系统性地采取交通疏通措施、优化方案,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交通管理。加强规划、住建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动新建道路与基础设施“三同时”制度,切实解决影响道路畅通的根本问题。
转变观念
公交优先
  市政协委员丁远远提出,相关部门要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树立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增强交通公德,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
  “加大道路交通管理力度,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丁远远说,合理配置部分路段、路口的红绿灯通行时间,协调好各个方向的车流量,避免部分车辆等候、停留时间过长,提高车辆的通行速度,尤其是在礼让行人处增加红绿灯,合理分配通行时间。
  同时,提高对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严肃处理部分道路上的乱停车、乱掉头、乱左转等违章行为,加大开展交通秩序违章整治专项活动,严惩交通违法者。
  市民要转变观念,公交优先。进一步合理分配公交线路、站点及车辆,适当降低城市公交乘车费用,特别是对学生、困难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加大优惠力度,在合理的时间段倡导无车日,让市民体验城市公交的合理性。
  加快交通道路建设、加大交通承载量。加快打通市区“断头路”和“瓶颈路”,完善道路路网,增加通行能力;在现有路网基础上,尤其是在老城区的支线道路上设计循环线,实行单行道;在行人多,靠近学校、医院、商业区等主干道附近修建过街天桥。
  参考机动车管理条例,出台非机动车尤其是三轮、四轮电轿车的管理条例,使交通管理部门有法可依。
市政协委员刘晓莉:关注女职工生育权益
    2日上午,政协委员们陆续来到驻地报到。趁着午休时间,记者采访到了市政协委员刘晓莉。
  作为菏泽市妇联副主席,刘晓莉对于妇女工作格外关注。今年,她带来的提案仍然是关于广大女性同胞,尤其是女职工们关注的热点——《关于完善女职工生育津贴政策的提案》。
  刘晓莉告诉记者,女职工在肩负着参与国家社会经济建设重任的同时,还承担着人类繁衍下一代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二孩”政策开放以来,不少家庭都选择了“要二胎”,但在调研过程中,刘晓莉发现,虽然女职工的产假增加至了158天,但相应的生育津贴却并未按日发放。为此,她今年的提案就是关于完善女职工生育津贴政策的保障问题。
  在提案中,刘晓莉提到,根据相关统计,在目前全省17地市中,女职工一孩生育津贴全额发放158天的有10个地市,剩余7个发放98天生育补贴的地市,其中4个地市明确由用人单位继续发放,仅有3个地市明确不再发放增加60天假期的生育补贴,这其中就包括菏泽,二孩也是如此。
  为此,刘晓莉在提案中提出建议,通过完善生育保险机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社保缴纳督导检查;强化普法,加强权益维护宣传力度,开展宣传普及女职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活动等措施,以此来完善女职工生育津贴政策,保障女职工生育权益。
(本报记者 邢孟 李德领)
市政协委员罗盼生:关注棚改居民再就业
    过去的一年,对于菏泽来说,是名副其实的“棚改年”。2017年,菏泽全市棚户区改造18.2万户,提前三个月完成年度棚改任务,创造了新的“菏泽速度”。在城区边缘和县城等地,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在大规模棚户区改造的同时,一些棚改居民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也引起了市政协委员罗盼生的关注。
  罗盼生在提案中提到,在城市大规模扩张的同时,一部分棚改居民在再就业的过程中,无论是外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常常因为缺乏经验和技术而屡受挫折。稳定棚改居民的就业,加强棚改居民的就业和技能培训,为棚改居民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不仅能切实保障棚改居民的利益,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对此,他在提案中建议,通过多种措施来保障棚改居民的再就业培训。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强高度重视,根据各地棚改居民的文化水平、年龄等制定相应的就业、技能培训计划和方案,并根据市场需求因材施教,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分期、分批对棚改居民开展各种技能培训。
  其次,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障棚改居民的就业和技能培训,如在资金、师资和培训设备上向棚改居民倾斜,有条件的城区可以建立专门的棚改居民就业培训学校等。
(本报记者 邢孟 李德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