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高新
2018年0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 唐拓
  初识济宁高新区是从高矗的烟囱和一处处拨地而起的高大厂房开始的。那时的印象,高新区像是一个“大工地”,推土机、挖掘机、渣土车等施工机械不分昼夜的忙碌,随之而来的是成型的工厂,这时的高新区成了工矿企业的集合体,或者说高新区是个大型加工厂更合适。那时隆隆响声与空气中弥漫的蒸汽,让整个高新区呈现出别样生机。
  真正走进济宁高新区要追溯到2000年了,那年滨河公园建成开放,我走进了高新区,或许是因为自己从事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原因,所以对城市绿化建设格外关注。随后,高标准、高质量建成的杨桥绿地、杨家河公园,让我真正“看”到了高新区的绿化建设的“大发展”,对济宁高新又有了新的印象。
  2010年那年,市政府实行机构改革让我与济宁高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使我有幸成为了一名高新建设者、参与者。在这里,面对着热爱的专业、熟悉的领域,心中倍感踏实,但全新的环境,又让我激动不已。自此,随着时光飞转,我见证了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济宁高新区的发展之中。搬迁污染企业、建设污水处理厂、治理水系、植树造林、进行城市绿化建设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从此绿色、生态、科技、人文的高新发展理念在济宁高新人心中扎下了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学、研融为一体,人人讲奉献的高新区呈现在人们面前。
  回首过往,喜看今朝。现在的济宁高新区路路宽敞平坦,处处路灯照明,为每位高新人照亮来时路;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的公园更是散发着沁人的清香和清新空气;鱼儿在水中自由地徜徉,燕子轻盈地掠过水面;鸟鸣唤醒了人们的晨梦,告诉我们新的一天开始了;人们在公园里舞蹈、健身,幸福悦耳的歌声不时传来;到处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回荡着老人甜蜜的话语;年轻人自信而轻快的脚步告诉我们生活充满着希望……
  这就是我认识的高新,心中的高新,一个极具魅力的高新。
  本报记者 孔茜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