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打造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品牌商标
农副产品“有名有姓”走市场
2018年01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鱼台将继续办好“龙虾节”(资料图)。
     9日,鱼台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记者了解到,2018年,鱼台将在绿色大米、食用菌等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领域,培育一批基地型、集团化、链条式精深加工企业,大力推进“品牌创建”,打造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品牌商标,让鱼台农副产品“有名有姓”走向市场。

  本报记者 孔令茹 通讯员 乔志宇

精心打造品牌商标
让农副产品“有名有姓”

  2017年对于鱼台农业来说是丰收的一年,这一年,品牌兴农在鱼台有了更好的体现。7万余亩“五统一”绿色稻米产业示范园丰产丰收,高品质绿色“鱼台大米”昂首走向全国市场。另外,名优特农产品通过品牌联盟等全方位“鱼台大集”宣传推介平台成功运营,年销售额达到20.1亿元。
  新的一年,鱼台在农业方面将继续走“品牌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在绿色大米、食用菌、杞柳、大蒜、圆葱、白莲藕和优质畜牧渔养殖等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领域,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化经营领域,培育一批基地型、集团化、链条式精深加工企业。全面开展“品牌创建”行动,鼓励支持产业化经营主体精心打造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品牌商标,让鱼台农副产品“有名有姓”走向市场。
  如何将鱼台的名优特农产品推广出去,这是鱼台2018年的重点工作之一。2018年,鱼台将积极参加各类农博会、农交会、农展会,有声有色开展名优特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继续办好“中国·鱼台龙虾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策划举办毛木耳推介活动,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在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方面,将继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年内新增高标准农田5.9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1万亩以上。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定制化、精细化现代农业“云端”新模式和示范基地,年内培育160个淘宝村,争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高标准建6条城市道路
392个村全部通公交

  2017年,鱼台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区2处,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电商企业达到20家,电商交易总额突破50亿元。
  2018年,鱼台致力开创工业立县战略新局面。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把园区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发动机、火车头,大力改造园区“软硬件”配套设施,扎实推进鱼台经济开发区“双创示范园区”、张黄化工园区循环化升级项目建设,大幅提高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加快打造50亿乃至百亿级园区。
  2018年,鱼台将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打造精致城市。多方聚力加快“五馆一校”公共文化综合体、二中迁建、中医院医养结合、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武装部营房迁建等工程建设。加快系列棚改回迁房建设,完成年度棚户区改造任务。  
  实施城市“双修”,改善人居环境,将再改造一批老旧小区。城市道路也将有更多改观,高标准建设谭庄路等6条城市道路,新建改造雨污分流管网16.6公里,新增供水、供气、供热管网60公里。
  民生工程方面,全力推进天然气“村村通”工程,加快提升农村改厕、气代煤等便民工程,深入实施3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49个示范村提升工程,充分彰显田园风光、乡村风情。继续实施“农村公路网化示范县”道路提升工程,完成鱼丰线、清陈线建设。实施济徐高速鱼台段等道路绿化亮化工程。大力度提升城乡公交运营服务水平,力争392个行政村全部通公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