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半两钱竟成“药引”
2018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钱币中,秦始皇下令铸造的“半两钱”可谓鹤立鸡群,极具收藏价值和史料价值。不过,让古币收藏爱好者没有想到的是:“秦半两钱”居然还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药!
  秦半两钱又称“秦半两”,是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将原来各国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币值不等的货币,统一铸成外圆孔方、无内外廓、背平无文、篆字“半两”凸出钱面的“半两钱”,史学界和收藏界统称之为“秦半两”。“秦半两”的铸造与使用,对于巩固秦政权的统治,促进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稳定社会,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秦半两”才受到史学界和收藏界的共同青睐。
  让人瞠目结舌、意想不到的是,“秦半两”除了贷币本身的作用外,还有一项独特的功能:中药疗伤!这是现代人的发明。此事与中国著名作家、原中国作协副主席冯牧有关。
  有一次,冯牧遭遇车祸,肋骨被撞折了两根,找到一位老中医为其疗伤。老中医行医半世,积攒下了很多民间验方和祖传秘方,他为冯牧开出了一味药方,其中一味中药居然是“秦半两”两枚!冯牧及家人都莫名其妙:古钱币咋能入药呢?难道是因为其中含有铜?询问老中医,老中医笑而不答。冯牧及家人将信将疑地照单抓药,然后装壶煎熬。数剂汤药过后,冯牧的骨伤居然神奇地痊愈了!
  冯牧一家登门向老中医致谢。老中医这才透露治伤的秘方——“秦半两”之所以入药,是由于它们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原来,“秦半两”中含有某种能促使人体骨质愈合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只有当年秦始皇用来铸造“秦半两”的铜矿中含有,其他地区没有,其他种类、不同时期的铜币也不具备这种物质,而含有这种特殊物质的铜矿已在秦始皇统治时期被开采殆尽了,后世再无此类矿脉出现,因此,“秦半两”便成了治疗人体跌打损伤、促进骨质愈合的特殊物质的“独家药引”,其身价自不待言。
  翻翻古代著名的中医典籍,无论是葛洪的《肘后方》、孙思邈的《千金方》,还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都有“以钱为药”的记载。尤其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共列举了二十二种以古钱入药的处方,古钱治疗的疾病几乎遍及人的内、外、妇、儿、五官等科。书中说,用古铜钱刮姜汁点滴患处,对于治疗赤目肿痛等有显著疗效,甚至眼睛“数日不能开”的患者,也一点遂愈,药到病除,见钱眼开。
  古代中医典籍交代了多种以“钱”入药的方法,比如,用古铜钱刮磨肌肤的“刮痧疗法”至今还在许多地方流传和应用。如用钱刮姜汁可以治疗眼疾,还有打碎或磨碎钱之后食用治病,以及将钱作为药引和其他药物一起熬汤服用,等等。
  古钱币也能做中药,且是一味无可替代的珍稀中药,这恐怕是医学界、收藏界、史学界都始料未及的吧!
         (钱国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