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线织出个村庄
2018年0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织起村庄模型的老人们。
     本报记者 王晓莹 编译

  今年73岁的梅·艾奇逊没想到,自己退休后的一个小乐趣竟然像“滚雪球一样”感染了周围的34位老人,他们一起完成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用毛线织出了他们居住的村庄。
  梅·艾奇逊住在英国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一个名叫克劳米尔斯的村庄里,她原先在一家商店工作,7年前退了休,在村子里成立了“克劳米尔斯钩织俱乐部”。顾名思义,这个俱乐部就是用钩针织东西的一个小团体。
  有一天,艾奇逊在参观另外一个村庄时,发现这个村庄里的人用钩针织出了他们村庄的模样,看上去就像一个彩色的村庄模型。她觉得这个创意很有意思,就打算回家用同样的方法织个自己家房子的模型。
  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克劳米尔斯钩织俱乐部里的人对此都很感兴趣,俱乐部里的35名成员很快行动起来,她们每个星期三上午见面,一起织上两个小时。而他们的目标也不再是一两栋房子,而是整个村庄。
  经过35位老人长达7个月的努力,她们织出了村子里的“地标性建筑”——橙色的村庄大厅、邮局、小酒馆和商店;也织出了伴随这座村庄成长的“历史性建筑”——生产衬衫的旧工厂、以前的亚麻工厂;就连儿童游乐场和种满花椰菜的菜地,她们也没落下。可以说,这个钩织模型几乎还原了村庄里的一切。
  艾奇逊说,最终的成品比她想象中大很多,“钩织模型和真实的建筑超级像,我先用平板电脑把村子里的建筑拍下来,让大家对比着照片织。大多数建筑和商店的‘原型’都是麦片盒子,我们绕着麦片盒子织出了和建筑物一样的颜色和形状。”
  “我太开心了,简直不敢相信我们可以完成得这么好。”艾奇逊说,“大家都很努力,我为她们感到骄傲!”
  付出努力的除了包括艾奇逊在内的35名女士,还有艾奇逊的丈夫埃德加。埃德加组织成立了克劳米尔斯历史文化协会,他在这次编织过程中为女士们提供资金、毛线和设备支持。“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子孙后代可以此看到我们的村庄。”他说。
  埃德加说,目前已有1500人前来参观过这个模型,对于这个只有1000人口的村庄而言,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了不起。他表示,大家决定把钩织模型捐赠出去,希望以此为一家慈善机构筹得3000英镑(约合2.69万元人民币)的善款。
  除了历史意义和慈善意义,参与到这个活动中的老人们还表示,她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俱乐部里的成员年龄最小的49岁,最大的87岁,因为住在偏远的村庄里,她们中的很多人经常感到与世隔绝、非常寂寞,每周聚在一起做编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她们的孤独感。
  俱乐部成员凯思琳·塔格特说:“我喜欢出门和大家见面,这项工作让我们有个地儿去。当你退休后,你可能会想念当年工作的日子。这(织毛线)可比工作有趣多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