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比拼,中国赶超美国不是梦
李开复:中国优势在海量数据和政策支持
2018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壹点是唯一一家获邀参展的地方媒体。展会上,不少与会者前来参观。
  27日,李开复(左)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发言。
     4月26日,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AI(人工智能)生万物。关于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包括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百度总裁张亚勤等均认为,中美两国将成为未来人工智能领域两大发展引擎,而中国由于具有海量数据和政策支持两大优势,在多个领域有可能实现对美国的赶超。

  文/片 本报记者 高寒

四波人工智能浪潮
彻底颠覆人们生活

  李开复是中国公认的顶级风险投资人,而近年来,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火热,李开复对外也被塑造成了AI“布道者”的角色。就创新工场来说,李开复曾表示,创新工场对AI领域情有独钟,其定位就是“VC(风投)+AI”。
  在GMIC大会上,李开复简单总结了中国AI的四波浪潮。
  李开复认为,第一波浪潮就是互联网的AI浪潮。顾名思义,当用户在淘宝、微信点击、点赞时,其数据都会被收集起来。而互联网公司会对用户进行分析,并提供更多服务,直至变现。“由于互联网的数据量是最大的,我们每天都像小白鼠一样,帮助这些巨头产生数据。”李开复说,就目前而言,由于互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AI巨头和互联网巨头基本是重合的。
  “第二波浪潮则是商业化AI,谁有大量的数据,谁就能拿来提升商业价值。”李开复举例,比如银行可以用客户的数据,降低信用卡的欺诈率、提高贷款的还款率。抛开金融业,在产品供应链、医疗、学校等任何有数据的领域都可以把它商业化。
  第三波浪潮,就是收集那些视觉、听觉或者其他传感器带来的、之前不存在的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变成一个新的应用,甚至是一个新的用户体验。“比如说我们看到各种智能音响、智能语音交互,比如说我们看到更多的摄像头。”李开复表示,第三波浪潮已经来临,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传感器、更多的芯片、更多的摄像头布置在周围的各个地方。
  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第四波浪潮,被称为自主化、自动化的AI。这个浪潮会彻底颠覆出行的习惯,以及企业的运行方式。“然后工厂会慢慢变成熄灯工厂、无人工厂,商店慢慢会变成无人商店,第四波浪潮是巨大的。”李开复说。
中美两国比较
最大劣势在人才

  说到人工智能,离不开的就是将来中国和美国在人才领域的竞争。在GMIC大会几次圆桌会谈上,不少嘉宾都谈到了AI的人才问题。即使在技术、人才储备最良好的美国,人才都是难题。对于中国来说,更是如此。
  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如果从美国挖来相关人才,一般需要付出其在美国两倍的薪水。“在20世纪初的时候,学人工智能的人,出来都找不到工作。”科大讯飞创始人胡郁介绍,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就是这20年的时间。
  中国缺乏相关人才,首先缺的是专业教师。李开复提到,目前创新工场已经和教育部、北大联合进行一项教师培训的项目。“今后不仅是中国前十的大学,前一百、前几百大学中的学生,都能接受AI教育,这些本科生毕业时,即拥有了一定的能力。”在稳固金字塔塔基的同时,未来该项目还将对有潜质成为金字塔塔尖的那一部分年轻人进行培养。
  在胡郁看来,中国目前确实已经有了真正掌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人,但问题是他们在产业化方面没有经验。“企业要做的,就是怎么把他们找出来,并且用合适的激励让他们参与到产业化过程中。”
  包括胡郁,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人工智能专家迈克尔·乔丹在内的多人都认为,人工智能对于多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乔丹认为,让人工智能实现经济效益,才是最终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就一系列模式的创新,来挖掘相关商业价值。“因此也需要一些商业上的人才、经济方面的人才跟科学家协作,让人工智能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探索更多的无限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更加雄心勃勃地解决其他问题。”
扩大数据规模
传统企业要发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和美国谁会领先一个身位,在人才领域的劣势,能否在其他方面得以弥补?
  中国的优势,首先在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已经率先收集好了海量的数据。由于中国企业在应用场景领域的相对领先,中国数量庞大的消费者,让中国的相关数据更具规模。同时,在语音识别、视觉领域,中国已经出现了类似科大讯飞、搜狗这样的企业,它们拓宽了数据收集的场景,在数据规模方面扩大了对于美国的领先。
  李开复认为,中国需要继续扩大数据规模,需要在传统企业上发力。“因为数据仓库等企业级软件在美国比较普及,而在中国,很多传统企业的数据还是比较乱的,五年之内,在商业化AI领域中国可能没办法赶上美国,而且会远远落后。”
  其实,相比于中国在数据规模上的优势,更多专家认为,中国的政策及体制更有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从去年开始,美国已经出现了多次卡车司机联合抵制无人驾驶技术的事件。部分工会要求美国政府禁止相关企业在高速公路上进行无人驾驶实验,因为工会担心未来这会威胁到卡车司机的工作岗位。这与几百年前英国马车夫破坏汽车、产业工人破坏机器没什么两样。
  这种保护主义作为工作主轴会对科技发展产生很大的限制。而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做的,却是主动进行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实验。“中国有顶层的规划,人工智能新一代的蓝图,以及政府的基金。”张亚勤认为,基金本身的短期效应先另说,但由于国家已经出台了这个战略,更多的资源都会向这个领域倾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