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11年,中国外长再访朝
双方将就中朝关系、半岛形势等问题深入交流
2018年05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4月3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会见正在北京过境的朝鲜外相李勇浩。
     5月2日至3日,应朝鲜外相李勇浩邀请,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对朝鲜进行访问。中国外长上一次访问朝鲜,要追溯到2007年7月2日至4日,时任外长杨洁篪访问朝鲜。时光一晃,中间已隔10年零10个月。

  本报记者 赵恩霆 整理 

中国从未“被边缘化”
  在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访问朝鲜,是中朝双方落实两国最高领导人共识,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的重要举措。双方将就中朝关系、半岛形势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从杨洁篪访朝到王毅访朝,近11年的时间里,六方会谈自2009年朝鲜宣布退出而停滞至今。近几年,由于朝鲜持续推进核导试验计划,引发美韩在军事方面加大施压力度,同时国际制裁也一轮比一轮严厉。
  今年初开始,朝鲜半岛局势出现重大转机,以平昌冬奥会为契机,韩朝关系迅速改善,甚至美朝都要举行首脑会晤,以至于“中国在朝核问题上被边缘化”的声音甚嚣尘上。
  这种说法很快就在3月下旬遭遇“打脸”:3月25日至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举行历史性会晤,就两国关系和半岛局势发展达成重要共识。这是金正恩上台以来首次出国访问。
  彼时,韩朝元首会晤刚刚确定时间、地点,在这种情况下,金正恩先行访华向中方阐述立场、与中方沟通协调,有力地证明了中国非但没有在近期半岛局势转圜中被边缘化,反倒凸显出中国角色的重要性。
  朝鲜方面前不久决定停止核导试验、废弃北部丰溪里核试验场,美韩方面降低联合军演调门、在韩朝首脑会晤期间暂停演习,以及韩朝首脑会晤期间确定争取年内结束战争状态、谋求建立永久和平机制,这些对于半岛局势持续向好的举措,归根到底是中国提出的“双暂停”倡议和“双轨并行”思路的成效所在。
文化交流迎来小高潮
  作为落实两国领导人会晤重要共识——夯实中朝友好的民意基础——的一部分,4月13日至18日,由来自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歌剧院、国家话剧院等200多人组成的中国艺术团访问朝鲜,参加第31届“四月之春”平壤国际友谊艺术节。
  这是在中朝两国最高领导人北京会晤后,两国进行的一次重要文化交流活动。中国访朝艺术团高规格地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为团长,反映出中方通过文化交流,继续巩固传统友谊,助力两国关系发展的良好意愿。
  朝方则把中国艺术团定位为“四月之春”艺术节期间“最重要的代表团”,金正恩亲自安排艺术团各项活动细节,多次与宋涛会面,并和夫人李雪主出席多场中方有关活动。
  《劳动新闻》刊文表示,朝鲜党和政府把中国艺术家们作为最亲近的朋友予以接待。正是中朝两国都对彼此关系足够重视,双方才可以在短时间内共同促成了这一次中朝文化交流的小高潮。
特殊时间中朝再“对表”
  中国艺术团访朝过去仅两周,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就应邀访朝。这是继2007年时任中国外长杨洁篪访朝以来,中国外长时隔近11年再次访朝。相较于前期文化领域的高水平互动,此次显然更加突出两国高层政治交往。就在王毅这次访问前一个月,朝鲜外相李勇浩出访途经北京时专门与王毅进行了会面。
  此次王毅访朝的时间,正值韩朝首脑会晤举行之后、美朝首脑会晤成行之前,王毅将与李勇浩举行会谈,并与金正恩会面。正如“文金会”前金正恩专程访华与中方沟通协调一样,王毅访朝听取朝方关于“文金会”的通报将是此行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在“特金会”之前,中朝双方再度“对表”。在半岛局势出现重大转变之际,中朝第一时间互动更显重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两国关系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仍然坚实,半岛局势持续向好的重要前提是中国角色不可或缺。
  半岛无核化和局势的未来走向,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把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