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不断提高自己,向大国工匠迈进。
本报记者 赵波 本报通讯员 王婷婷
在青岛港上有一位名人,他从事桥吊行业工作14年,为公司创造收入近2亿元,先后8次作为主力人员参加了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大会战,是“振超效率”不断刷新记录的功臣,他就是青岛港桥吊司机郭磊,今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郭磊今年41岁,1998年12月从部队退役后被分配到青岛港集团成为一名装卸工。“能文能武,多项全能”是工友对郭磊的评价。2004年,在青岛港当过集卡司机、轮胎吊司机的郭磊当上了桥吊司机。距离地面50米高、只有5平方米的驾驶室,成了他之后14年的战场。
“集装箱的四个角有四个长10公分、宽8公分的孔洞,而桥吊的吊臂上有四个与之对应的悬索,我的工作就是运用手中的操纵杆装卸集装箱。”郭磊说,做桥吊司机,第一要注意船舶和货物的安全,第二是装卸的效率。
2015年5月的一个夜班,郭磊晚上7:30接班后,得知81泊位长达近300多米的达飞轮因要赶潮水必须要在凌晨两点之前装卸完成。所谓赶潮水,就是赶在凌晨两点开始退潮时卸完货。水位下降,航道礁石就有可能影响航行安全。当然船也可以在码头上多呆一天,但多呆一天,既占了泊位,又使下一艘船无法靠泊,这样会给船东、货主和青岛港几方造成经济损失。
“当时我必须在凌晨两点前卸完船上的260个自然箱,而我平时的速度是一小时卸38箱,从7:30到凌晨1:30这六个小时,我要完成任务,就必须至少达到每小时装卸40个集装箱以上,说实话是有难度的!”郭磊说,但他突破自我,不仅做到了平均每小时卸完50自然箱,最高记录达到61个自然箱,创下最高的单机装卸速度。
郭磊不仅注重本职,还积极研究创新。针对集装箱装运的货物附加值高的特点,郭磊积极探索桥吊操作的新方法,开创了两个特色绝活“精益求精”和“飞箱穿障”。前者可以利用桥吊吊具在高空操作,5分钟内先后对两个靶盘进行精准射击;后者在吊具四周摆放4个啤酒瓶,啤酒瓶上再分别摆上鸡蛋的情况下,操控吊具平稳着箱并进行装卸,整个过程既要无声又要保证鸡蛋和酒瓶的平稳,兼具难度和观赏性。
师从许振超,他收获了青岛港“桥吊专家”称号,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技术工人,今年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点也不意外。“做一个‘能文能武’的新时代工匠才是我继续前行的目标。我的舞台是青岛港距离地面48米的桥吊驾驶室,我愿意在那里怀揣一颗热忱的工匠之心,面朝大海,以心筑梦!”郭磊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