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开启欧洲南美行
为新一轮中欧合作寻找内生动力
2018年05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5月1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爱丽舍宫会见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
     本报记者 赵恩霆 整理   
  16日至2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出访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阿根廷四国。王毅此次到访欧洲,开启了近期新一轮中欧高层互动的序幕。此外,今年的G20峰会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举行,王毅到访阿根廷还将出席G20外长会。
  当地时间16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抵达巴黎,开始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根据外交部发布的消息,王毅分别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总统外事顾问埃蒂安和外长勒德里昂举行会谈。
  今年1月,马克龙对中国成功进行了国事访问,与习近平主席的会晤达成重要共识。王毅此访就是为了推动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各项共识。在与勒德里昂会谈后的记者会上,王毅表示,双方同意以现有大项目合作、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举办中法环境年为“三大抓手”,全面深化中法务实合作。
  法国是欧盟核心大国,与中国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G20重要成员。王毅与勒德里昂的会谈还涉及了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核协议以及中东问题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除了法国,王毅接下来还将到访西班牙、葡萄牙。其中,今年正值中西建交45周年,而且西班牙还是欧盟重要国家和G20永久嘉宾国。此外,今年还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
  欧盟驻华大使史伟此前曾透露,王毅还将于6月初同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共同主持中欧战略对话,中欧高层经济对话也将举行。预计,今年中欧领导人年度会晤也可能于7月中旬在北京举行。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分析称:“以前我们看待中欧关系时,不难发现双方缺乏内生的主动性。在贸易领域之外,中欧往往是受到了美国的刺激后才会意识到双方的共同立场。事实上,中欧双方的外交优先(方向)其实都是美国,在面对美国压力时,中欧的第一反应不会是相互合作,而是分别找美国谈判。当前,欧洲和中国同样面对来自美国的压力,中欧需要认真从对方的合作中寻找内生动力,而不是仅仅作为应对美国压力的权宜之计。”
  离开欧洲后,王毅将跨越大西洋访问阿根廷。中阿是全面战略伙伴,中国是阿根廷在全球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阿根廷还是拉美大国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习近平主席与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已有过3次会晤。
  今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G20峰会将在阿根廷举行。王毅访问阿根廷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出席G20外长会,就G20机制的性质和作用、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实现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三大议题阐明中方立场主张。
  近些年来,与日渐退化为小圈子的G7不同,G20已成为无可取代的重要全球多边治理机制,不断完善这一机制的运转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和发展事务的协调引导,是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风潮最好、最有力的回应和抵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