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邹城开赛
32所高校组队竞技“飞龙绣球”
2018年05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赛场上,选手操作手动机器人与自动机器人交接绣球。
     本报济宁5月17日讯(记者 朱熔均 黄健恒 实习生 卢雪莹) 5月17日,第六届山东省机器人大赛在邹城市体育馆开幕。本届大赛的主题为“飞龙绣球”,源于我国传统体育游戏“抛绣球”。来自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32所省内高校、87支队伍、600余人参赛。
  记者在开幕式现场了解到,本届比赛竞赛项目分为“飞龙绣球”项目和创意展示项目两类,重头戏“飞龙绣球”初赛实行积分循环制比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实行淘汰制比赛。每支参赛队伍的参赛队员需要综合应用机械制图、电子电路、单片机、传感技术、自动控制、图像处理、计算机编程语言、电机拖动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设计制作手动或自动机器人。
  比赛中,机器人借助机械产生的动能,3分钟内在14170mm×14170mm赛区内完成抛掷绣球、通过圆环并落入金杯的任务,综合评价用时最少的队伍获胜。
  “选手通过操作手动机器人,将‘绣球’移交到自动机器人手中再抛出,三环全中并将金球抛入金杯者,达成完胜‘飞龙’。若双方同时完成‘飞龙’,待评委会将机器人称重后,重量轻者胜出。”本届大赛裁判长于洪金介绍,去年的主题为“舞盘雅乐”,比赛中更多要求的是机器人的速度,而今年的“飞龙绣球”则从轻盈度到精准度,对学生所制作机器人进行评分。
  此外,创意展示项目的比赛,将以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机器人或机械手、实物模型及PPT、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根据机器人技术水平、创新性、完整性、趣味性、制作成本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价。
  据悉,2014年以来,邹城市先后承办了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三届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大型赛事的相继成功举办,受到了参赛高校的一致好评。
 □相关链接                 
赛场“黑科技”频现 为参赛准备了一年
  “气体填充完毕!”“自动寻路系统无故障!”“机械臂检测完毕,可上场!”……17日上午,邹城市体育馆内,83支参赛队伍将一台台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机器人运入候场室,调整参数、测量场地、检测机器人故障,准备上场。
  信号灯闪烁着,参赛选手额头渗出了汗水,“今年我们带来了两台机器人,遥控手动机器人前往球架接球,自动机器人通过定位白线自动寻路、自动抛球。”烟台大学一位参赛学生告诉记者,为了参加这次比赛,他和校友们准备了一年,为了改进自动寻路机器人,节省比赛时间,他们特意将普通轮胎换成了麦克纳姆轮,保证可随意切换横向、纵向行驶。
  “我在山东邹城,‘小科’今天天气热不热?”创意大赛展区,山东科技大学研发的“仿生人”小科,引得路人频频驻足。这台还不满周岁的“仿生人”,拥有20多个面部表情及多个肢体动作,可实现与人之间的基本交流。
  “机器人系统比较复杂,我们采用Windows系统与工业电脑组合,既解决了系统问题,又可实现长时间运行。”山东科技大学一位参赛选手介绍,“小科”从制造到现在仅半年,除了与人对话,与互联网连接时,还可通过声控检索并反馈,回答人们的问题。
  本报记者 朱熔均 黄健恒 实习生 卢雪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