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鲁村中学 打造“幸福教育”新模式
2018年05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陈伟 
通讯员 唐传成

  近年来,鲁村中学以“创办幸福教育”为办学目标,多渠道培植教育幸福基因,积极探索幸福教育,不断完善“追求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办学新理念。
  追求幸福是前提,是幸福教育的动力。该校通过举办邀请专家进校园作报告、发现身边优秀教师、培养省市名师以及让学生家长走进课堂等活动,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和心理健康疏导,引导教师认识教育行业的特殊性和优越性,抛弃偏激和浮躁心态,用平和的心态积极面对教育教学工作,追求教育幸福。
  创造幸福是基础,是幸福教育的核心。一是质量立身。引导教师爱岗敬业、积极工作,在不断提高质量、传播知识的同时,创造精神财富,品味事业成功带来的幸福。二是探究求知。教育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在刻苦学习知识,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攀登科学高峰,体会遨游学海产生的幸福。三是兴趣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完善课程体系,成立兴趣小组,积极开展活动,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搭建平台。四是实践完善。通过组织多种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社会经验,提高各种技能,挖掘潜力,丰富阅历。
  享受幸福,是最终目的。近年来,该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学生公寓楼、餐厅楼、综合办公楼、塑胶操场先后投入使用,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公环境的优化,极大提升了师生的幸福感。在生活上关爱教师,走访慰问生病、特殊困难的教师,团队的温暖让教师心存幸福;在教学管理中,通过集体备课会、处室例会等会议改变作风,理顺了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和团队的凝聚力;在工作安排上,体现“用人长处、人尽其才”的理念,利用教师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开办美术、音乐、书法、科技制作、玩具组装、机器人制作、创客、3D打印、编程等十余个活动小组,让学生体会成长的快乐和校园生活的幸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