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社会福利中心入住了500多名“院民”,刘燕与每个人都很熟络。
本报和山东福彩联合发起的孝行齐鲁活动继续征集孝心故事,读者可通过woxinwen@126.com邮箱以及微信公众号齐鲁正能量,推荐孝心人物和线索。
文/片 本报记者 邱明
通讯员 田宝宗
今年49岁的刘燕是临沂市沂水县社会福利中心主任,近5年间,她带领着80多人的团队累计服务各类服务对象1062人次,其中有72位特困老人从福利中心安详离世。
住院吃到元宵被感动
老人捐出7000元积蓄
2012年9月,时任沂水县民政局财务科科长的刘燕被抽调参与社会福利中心的筹建工作。“没有思想准备,局领导突然把担子交给我了。”一场连阴雨影响了工期后,刘燕被提前调到社会福利中心主任的岗位。
2014年春节期间,76岁的赵付美大娘被查出患有胰腺癌。因为她的体质较弱,医生建议保守治疗。元宵节当天下午,刘燕从家里煮了几碗元宵送到医院给大娘及陪护的工作人员过节。“就是亲闺女在,也就这样了。”咬了一口元宵,赵大娘泪如雨下。赵大娘是烈士子女,婚后又先后不幸丧夫失子,在福利中心度过了她人生中最安稳的时光。弥留之际,她委托村支书在自己离世后把一辈子攒下的仅有的7000元捐给福利中心。“这件事对我,包括我们其他工作人员触动很大”。
经历这件事之后,刘燕感受到了责任所在,也体会到了敬老工作的意义。激励着她把工作做好,并带领团队让福利中心在2017年被全国老龄委评为全国“敬老文明号”,她个人也被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为去世的老人
穿好寿衣办丧事
沂水县社会福利中心是以敬老院为主体,兼顾儿童福利院、救助站、光荣院、老年公寓等功能的综合性服务机构,占地80亩,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容纳床位1200张,是省内县级区域面积最大的社会福利中心。
2015年,福利中心一位70岁的老人突发脑出血,送到医院抢救后再次发生大面积脑出血,不幸离世。老人病危时就通知了她的近亲属,但对方不愿前来料理,直到老人去世也没露面。
面对等不来亲属的老人遗体,自己父母离世时都没给穿寿衣的刘燕和在场的其他两名工作人员像子女一样为其穿好寿衣、送去火化,并妥善办理了随后的丧事。“不管生前他们的经历有多坎坷,到福利中心后必须让他们体面地走完这一生。”从这以后,刘燕在福利中心成立了白事委员会,专门料理这种无亲属参与的老人后事。至今已有72位老人在他们的照料下,体面地走完最后一程。
在社会福利中心工作
第一条是必须有爱心
沂水县社会福利中心的基础设施按照“宾馆式”配置,目前有540多名“院民”生活在这里。每两位老人一个房间,里面的数字电视、暖气、独立卫生间、个人储藏柜、紧急呼叫按钮等设施一应俱全。此外,每个单元楼还配置有洗衣房、图书室、书画室、棋牌室等服务、娱乐区域。为方便老人看病养病,与县医院协调在福利中心内开设卫生院分院,每天有专职医护人员值班,让老人足不出院就能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做老人的工作,有时就得像幼儿园老师哄着孩子遵守必要的秩序一样用点小诀窍。”刘燕介绍,入住福利中心的老人中,不少是独居了大半辈子,来之前从没走出过大山,一下子到了新环境不适应,有些习惯改不过来,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耐心引导。福利中心共有工作人员82名,其中大部分护工都是80后、90后,到这里工作必须经过政审关,第一条就是必须有爱心,对家里的老人孝顺。